09
2025/04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建邺区第二盟区数学教研活动
春之美,在于萌发绽放,教之美,在于探索突破。2025年4月8日下午,建邺区第二盟区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在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举行,第二盟区的7所学校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朱彤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认识面积》。课堂开始,朱老师巧妙地以数学王国为背景,带领同学们回顾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物体的面,直观感受面积。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朱老师结合热门电影《哪吒》海报测量面积,将抽象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课堂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循循善诱,鼓励学生积极表达,通过不断比较,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第二节课是金陵河西学校胡金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胡老师以数学节收集邮票的趣味情境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图在简化问题、增强直观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动手绘制线段图,并进行展示与点评纠错。通过对线段图的深入分析,学生总结归纳出去多法、补少法和求平均数三种解题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自主选择策略。 金陵河西学校李林老师带来的第三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同样精彩纷呈。李老师的课堂充满科技感,AI的深度融入为课堂注入新活力。课堂上,李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如探讨面积增加、长增加时如何求宽等问题。李老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画示意图的方法,并通过展示画图、列式、检验的过程,让学生清晰认识解题步骤。同时,李老师通过对比不同的解题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画示意图作为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三节精彩的研究课和深入的研讨交流,为老师们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思路。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供稿:钱权   编辑:张婕   一审:吴婕   二审:邱明莉    三审:周亮) 朱彤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面积》 胡金生老师执教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李林老师执教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 盟区首席孔英英老
学部新闻
查看更多
04
2025/04
AI赋能英语教学:智教·趣学·助成长 ——记小学部英语组第八周“百思课堂”校级教研活动
在AI蓬勃发展的时代,将AI运用于教学是应有之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为此,4月3日,小学英语组教师齐聚小学录播教室,共同观摩陈洁老师和顾颖龄老师将AI融入英语教学的研究课。 第一节课是陈洁老师执教一年级《Chapter4 More about animals》。陈老师以一首有趣活泼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势导入动物主题。随后,陈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听、看、猜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表达。为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陈老师巧妙设计了扭蛋机、放大镜的游戏,并融合AI技术打造了AI Zoo,学生用英语对话豆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出各种动物做滑稽趣事的图片,趣味十足。 第二节课由顾颖龄老师执教三年级《Unit3 School rules》。顾老师以课堂规则导入,思考在图书馆、学校等不同场景下的规则。教学过程中,顾老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观察课文图片,思考在课堂中应遵守的规则,并请学生自己设计标志。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遵守规则的缘由,顾老师借助AI技术,设计孟子的数字形象,道出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历史典故,令人印象深刻。 课后,两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备课的心路历程。陈老师介绍了如何运用软件制作虚拟展厅,顾老师介绍了如何制作虚拟数字形象,在场老师受益匪浅。 余洁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二位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投入诸多心血,在课堂上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扎实的教学功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全情投入,课堂精彩纷呈。 A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如何将AI融入日常英语教学,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问题,大家将继续保持研究的精神,努力呈现更多巧妙且有效的AI融合课例。 (供稿:宋雯姬    编辑:张婕    一审:李喆慧    二审:邱明莉) 陈洁老师执教一年级《Chapter4 More about animals》 顾颖龄老师执教三年级《Unit3 School rules》 学生讨论 教研现场 教师评课
03
2025/04
循观察之法,探语言之妙 ——记语文组“百思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月2日上午,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百思课堂” 教学研讨活动,以“循观察之法,探语言之妙”为主题,深度聚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活动,孙双金校长莅临指导。 三年级史梦婕老师展示教学《蜜蜂》一课。她通过巧妙的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记录要素,让学生在梳理课文实验步骤的过程中掌握关键语句。在教学过程中,史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组织学生探讨实验过程顺序能否调换,并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描述实验过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借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实验背后的科学问题,品味文中语言精妙之处。 四年级姜轶凡老师则以独特的视角与学生共同学习《猫》这一经典课文。她以给老舍家的猫发“九宫格”朋友圈为创意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自读课文、认读词语,到梳理猫的性格特点,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猫的古怪与淘气。课堂上,姜老师还运用 AI 技术拓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不同镜头下猫的性格,小组合作交流创意抓拍镜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两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之间,课程处朱兆明副主任利用“阳光体育”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聚焦写字教学,开展了微教研活动。朱主任结合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详细讲解了写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给老师们平时的写字教学提供了指导。 评课环节,陈慧副校长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尝试,同时也指出要进一步关注课堂生成,提高教学的应变能力。 最后,孙双金校长从更高的育人视角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首先肯定了语文团队在学科特色项目上的良好推进态势,尤其对《12 岁以前的语文》经典诵读工作的扎实开展予以赞扬,同时高度评价了两节课在教学研究与探索方面的积极成效。随后,孙校长针对课堂实际情况抛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在《猫》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为何在分段环节遭遇困难?”以及“为什么老舍先生被尊称为‘人民艺术家’?”这些问题激起了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与热烈研讨,促使老师们深切体悟到在课前备学生、备问题,课上重朗读、重引导的重要性。在谈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孙校长指出,AI 如同双刃剑,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其优势,避免过度依赖,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替代,始终保持师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供稿:程紫薇   编辑:张婕&#
02
2025/04
百思课堂:深化百思课堂,凸显思维可视 ——记数学教研组第八周校级教研活动
4月1日下午,我校数学教研组圆满举办以“深化百思课堂,凸显思维可视”的主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各备课组的备课能力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深度,二年级组数学教师进行了精彩的集体备课展示。 活动伊始,丁莉老师依据《课标》要求,深入剖析了教材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可能遇到的难题,运用deepseek工具细致分析了各课时的思维生长点。随后,各组员围绕如何落实这些思维生长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针对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赵田田老师建议通过测量物体长度引出新单位,利用直尺感知新单位长度,联系实物丰富感性认识,并通过手势比划加强记忆,最终在长度单位间建立结构性联系,实现学以致用。对于第二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陈蕾老师强调应结合测量进行单位换算,注重感受换算的思考方法,并通过教学例题和练习完善学生的换算能力。张维燕老师指出第三课时《练习五》则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分层练习巩固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作业设计环节,组员们精心设计了基础题型、综合拓展、拓展提高和思维加油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陈蕾老师补充了《补充习题》的部分题型,赵田田老师引入了《智多星乐园》校本练习,陈玲老师则针对易错题和对比题组进行了专项设计。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可视化,陈玲老师还设计了一项课外活动——“动手做线尺”。该活动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整个备课展示过程充分体现了二年级数学团队对教学细节的严谨态度和对教学品质的不懈追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优化教学设计,他们为学生打造了一个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未来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孙雪晴   编辑:张婕   一审:张维燕   二审:吴婕   三审:郑莉)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展示 丁莉老师发言 赵田田老师发言 陈蕾老师发言 陈玲老师发言
02
2025/04
让生命之光在劳动教育中绽放 ——小学部“创雅课程”劳动与实践的有效尝试
4月1日上午,建邺区第八周区级劳动教研活动在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开设了两节研究科,一场主题讲座,旨在深入探讨劳动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劳动教学的质量。 张明静老师执教一年级《大熊猫》。张老师精心创设情境——打造熊猫家园,让孩子们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熊猫的颜色、各部分的形态以及比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制作顺序。然后,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拉扯黏土使其变得柔软,揉搓出光滑的球体作为熊猫的身子和脑袋;又借助学生的手指长度、小指甲盖的大小等,指导学生做出比例协调的四肢和耳朵、眼睛等,巧妙突破了“如何让熊猫表面光滑、身体比例协调”这两个难点。最后学生在小组里互评,把栩栩如生的熊猫请进“熊猫家园”。 胡悦老师执教三年级《面具》。智能体学习伙伴的加入,让孩子们对制作面具充满向往;剪切线、山线、谷线、挖空等知识的学习,为孩子们制作面具提供了保障。在胡老师细致、幽默的讲解中,孩子们通过自主观察、观看小视频、小组合作等方法,顺利做好了面具。接着,胡老师鼓励孩子们向傩戏面具、京剧脸谱、三星堆面具等“取经”,对自己的面具进行艺术加工。孩子们发挥创意,用宠物猫的绒毛、鹦鹉的羽毛、流苏、贴片、扭扭棒等生活中的素材,把面具装饰得丰富多彩、个性十足。最后,胡老师随机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路,孩子们成就感满满。 教研组长吴慧老师开设了专题讲座《让生命在躬行中绽放》。她以金陵河西小学部学生自主管理“百鸣趣园”和积极参与“百味农场”劳动的实践为例,分享了学校老师们是如何通过劳动课程帮助学生习得劳动知识、懂得尊重和爱护生命、学会合作和担当责任的。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照片,一段段记录着学生劳动现场的视频,一份份学生撰写的活动方案、劳动心得……无不让与会的老师感叹,金陵河西小学部的学生太幸福了。在这里,“让生命在躬行中绽放”不是口号,而是写实。 交流环节中,两位老师分享了各自的备课心得,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区劳动教研员张鸣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两节研究课组织有序,老师指导有重点,学生成品率高;吴老师的讲座内容来源于平时真实的劳动教学,体现了金陵河西小学部劳动教学的扎实、有效。张老师也指出,我们的劳动课不仅要教给学生技能,更要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劳动的
29
2025/03
百思中优化科学思维设计 ——科学组集体校级教研
3月28日上午,科学组围绕“百思中优化科学思维设计”教研主题,在科学教室1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中,仝丽萍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神奇的新材料》,闫晨曦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有趣的食物链》,本次课堂是老师们对“科学思维生长点”的生动实践。 仝老师以古人喜爱以荷做诗的历史背景作为导入,再利用精心剪辑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雨后荷叶“不沾水”的特点,然后使用真实的荷叶材料进一步演示出荷叶表面“不沾水、不沾灰”,引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完成自制纳米材料的实验。仝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让科学思维有序生长。闫老师以上节课知识作为铺垫,贯通单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同一个栖息地中生物间存在的食物联系。在学生对“鲨鱼是否吃磷虾”产生分歧时,巧妙地使用人工智能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自主完成较复杂的食物链联系的思考后,闫老师利用毛线团,生动展示出食物链交叉成食物网,学生兴趣盎然,将思考的氛围推向高潮。 郑莉主任最后总结时提出科学课要有学以致用、材料安全、举一反三的课堂设计。同时两节课都体现出科学组教师敬业、精业精神。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在课上投入而又乐于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富有生机的生长。科学组将继续围绕“百思课堂”,在课堂中实践理论,在行动中推进理论前行! (供稿:闫晨曦     编辑:张婕     一审:张慧     二审:邱明莉) 仝丽萍老师执教《神奇的新材料》 闫晨曦老师执教《有趣的食物链》 实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