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初中部物理教研组在录播教室和教师沙龙开展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的主题是“新课标视野下的课例研修及中考试题研讨”。本次活动分两大板块,课例研究和命题特征探索。
第一板块是课例研究,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孟莲老师在中学录播教室开设了一节题为《电阻》的课例。课例以“如何改变小灯泡亮度”为情境线索,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案,在学生提出若干方案后,孟老师组织学生评价方案的优劣,接着引导学生改进方案设计。开篇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研究话题“电阻”,然后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探究实验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总结归纳结论、评价和改进,所有流程学生能够心中有思路,脑中有方案,手中有行动。完美展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效课堂的样态。
课例结束以后,市教研员许志老师按照惯例,做了一个小小的现场测试。许老师随机问了学生一个本节课比较有难度的问题:你对课本的实验电路设计有质疑吗?让人欣喜的是:我校学生对教科书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据!许老师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和鼓励。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有质疑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这节课例上看到了希望!
第二板块是命题特征探索,市教研员许志老师、张发新副校长、全体物理教研组老师齐聚教师沙龙,针对命题特征开展了一次深度交流和研讨,研讨的主题是 “关于问题指向设计的思考”。许老师以《运动的相对性》为例,给老师们阐述何为新课标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以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教学,问题必须指向设计,思维必须逐层递进。最后许老师提出了我的“DMAV”教学观,即一节高效的物理课要有: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价值,体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育人价值。
最后,物理教研组长丁琳老师代表物理组向许志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教学之困惑”,丁老师提出了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关于跨学科实践活动怎么落地?与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区别?在将来的考试中怎么体现?平时教学中怎么实施?平时的练习和测试中怎么体现?第二、关于新课标的变化“电功率——测电阻”平时教到什么程度?第三、关于2024年省统考为了更好地过渡和与之接轨,教学方面有哪些建议?第四、关于“大观念、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这些新的词汇高频出现,比如以“能量”为例,怎么实施大单元教学?这一观念贯穿8年级和9年级物理甚至高中物理,怎么体现前后的递进关系?第五、关于中考题型《江苏教育》中有一篇“中考优秀题例”,其中涉及到生活情境题材、物理学史题材、现代科技题材等这一类信息题,将来会不会有所涉及?
尽管问题数量较多,老师们的思考还不太成熟,但是许志老师耐心地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整个活动长达三个小时,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意犹未尽,希望能够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
(文/丁琳 图/吴金金)
孟莲老师课例展示
市教研员许志老师现场测试
教师沙龙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