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卷书页过,唯觉雅气润校园。为了青年教师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滋养儒雅之气,12月9日下午,初中部在D楼报告厅2举办了“悦读时光,成长有约”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张发新副校长、李宏伟副校长以及初一全体老师,初二、初三部分老师参与本次活动。分享会由教师发展处俞磊副主任主持。
一、 心得分享
一场来自课堂的革命:读《重构高效课堂》有感
——分享人:张苗苗老师
张苗苗老师阅读的是《重构高效课堂》,这是高效课堂研究专家陈立的鼎力之作。张老师认识到高效课堂是注重学生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的生命场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魅力课堂。高效课堂提倡赏识教育,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发挥所长,孩子在自信中开拓生命境界。
学生自主,教师自得:读《重构高效课堂》有感
——分享人:袁紫阳老师
袁紫阳老师联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作为模式来讲,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袁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高效课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高效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模式,其存在的本质,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种可以被广泛借鉴和通用的方法论。据此打造师生相长的课堂,形成高效课堂内核。
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终身成长》浅读小感
——分享人:吴子芸老师
吴子芸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终身成长》一书,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经典作品。吴老师分享了阅读“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一板块中受益颇多:当学生处于困境时,宜关注学生的努力过程,且适时反馈;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习惯。面对学生,“不要评判,要去教导”,多给予方法与信任。
终身成长
——分享人:韩文秀老师
数学老师阅读《终身成长》的感悟是什么呢?韩文秀老师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也许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但发展方向决定了人生道路,而思维模式又决定了发展方向。卡罗尔指出,成长型思维并不一定能完全胜过固定型思维,但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在变化的环境下保持谦虚平和的心态。
终身成长
——分享人:刘思琪老师
刘思琪老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享了实现终身成长的途径: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不是能力和天赋,而是“思维模式”。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才能,个人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但通过个人努力,促进和增加我们变优秀的因素,这便是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原因。
终身成长
——分享人:高畅老师
高畅老师分享了《终身成长》核心理念: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才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才能是可以发展的,只要通过努力和有效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取得进步。
二、点评指导
初中部张发新副校长对六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教育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一思考。张校长表示,教育人阅读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断攀升。通过阅读,我们对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它让我们拥有更丰盈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更开阔、更好的自己,希望老师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以书为师,以书为友,在书海中漫溯,我们的课堂必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必将一路芬芳,我们的生命必将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