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023年5月15日——5月19日,初中部开展了为期一周 “聚焦关键问题,提升教学立意”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活动分文、理科,在小学、中学录播室分别进行,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9门学科。
活动中,各位老师深挖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观课教师呈现出一节节高水平的示范课,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钱燕老师《8B U7 Reading》教学过程逻辑严谨,紧扣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从KWI贯穿,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积极性,获得成就感,这节课充分发挥了教材育人的价值。
包晓芳老师《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堂由浅入深,以分类法为主线,构建学生通过分类认识物质的模型,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多样性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意识。
钱亮老师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发学生持续性学习,以学生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耳为什么是听觉器官?”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学习的有效迁移与能力素养的逐步提升。
汤成山老师“最值问题”专题复习,是第一轮复习的拓展和延伸,有针对性,不但注重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老师还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讲题,帮助同学答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解题的关键点。教师手持一支红笔,适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着实是一节扎实、真实、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周飞老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史料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同时,周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解析史料,学生在学到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开扩了眼界,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从而积累学科素养。
陈颢云老师《春景这边独好》作文课,智慧地创设真实性情境,目标明确地引领学生完成了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任务。通过小组合作修改、学生代表展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河西有美食》《河西有佳木》《河西有名师》系列作文,更让学生初中三年的作文,有目标、有方向、成体系。
高菲老师这节课以感受保护—认识保护—澄清保护为线,通过“少年若彩虹,常伴风和雨”“风雨岁飘摇,我有保护伞”“惜权尽义务,光明照前路”三个具体板块,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在真问题中着力解决学生现实的认知困惑,学生在体验与感悟、合作与分享中实现和增强“国家认同”和“法治观念”的学科素养。
韩美老师《浮力》这节课,以实验为线,课堂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用物理语言表达现象、分析现象的能力,课堂注重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体现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生活,是节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为一体的物理课。
石海峰老师用极具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的视频导入,教学活动“欧洲西部各国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晒购物、晒生活”探秘各国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饮食之美;相关视频展示欧洲西部气候和畜牧业,学生归纳总结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和畜牧业的典型特点。最后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和课堂反馈。
课后,各学科展开深度研讨,老师们充分肯定了骨干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肯定了他们课堂始终关注新课标,关注以学习为中心,肯定了他们的精心、专心和细心。教师们也都觉得受益匪浅,他们表示将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研究,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灵魂所在,高效、真实、有生命力的课堂是金陵河西初中部所有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们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教育教学是一场永不止步的修行,初中部所有老师必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越行越远!
(文/杨素云 图/吴金金、成陶之)
钱燕老师示范课
包晓芳老师示范课
钱亮老师示范课
汤成山老师示范课
周飞老师示范课
陈颢云老师示范课
高菲老师示范课
韩美老师示范课
石海峰老师示范课
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