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榴花照眼明的五月,初中部迎来了一月一度的教学工作通报会。初中部戴蓉校长、李宏伟副校长、许红兵校长助理、初中部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处俞磊副主任主持。
改变,从课堂开始
开会伊始,张晨晨和张业沂两位老师围绕骨干教师展示课的所思、所做、所得,畅谈自己感想。
张晨晨老师首先阐述了她对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教师以课标中“三会”为目标,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根据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学情出发理解课标与教材,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我系统的学习。
张老师分享了此次骨干教师展示课备课上课中的收获:在教学设计中,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分层的评价任务,边教边学边评价,让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张晨晨老师
张业沂老师重点分享了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张老师认为教、学、评一致强调老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评价目标的一致性,一体化设计教、学、评,从学习目标出发,开发评价工具,再设计学习活动,最后借助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科学制定学习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灵魂;精巧设计学习活动是骨肉;恰当实施教学评价是经脉。任何一堂课,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但一切都离不开一个灵魂,——学习目标。
张业沂老师
改变,从管理开始
教师发展处俞磊副主任对骨干教师展示课做了总结,俞主任认为10位老师在实践中努力寻求改变,听课老师们看见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改变,看见了他们在教学评一体化探索路上的精心和用心。
俞主任强调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明确目标,可以进行逆向设计,采用多元评价,优化学习任务。评价又是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在初中部探寻高效课堂新样态的路上,在核心素养导向的今天,老师们要以多元评价来整合课堂教学,真正达成“教学评一体化”,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
俞磊副主任
课程教学处滕丽娜副主任做了“‘融’数字科技,‘促’质量提升”的主题发言,滕主任认为将数字科技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初中部的教学质量,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资料的准备和整合,尝试利用Ai智能研修平台助力课堂分析,充分利用智学网做好评价分析及教学补偿,用全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辅助教育教学管理。
除了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之外,老师们还要深磨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成为高效课堂研讨的落脚点,每一次反馈成为教师提升的增长点,每一次研讨成前行道路上的补给点。
滕丽娜副主任
学生工作处钱静主任分享了5月份的收获,“小荷寻香” 和 “师说心语”班主任研究共同体活动,为班主任搭建展示的平台,切实提升了初中部班主任的胜任力,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青年班主任”主题班会展示课,通过研磨一节主题班会课,写好一个主题班会教案,参与一场主题班会课的观摩与研讨,切实提升了班主任基本功。
“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通过学校培训,向父母传授了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运用双赢的方式解决了家庭中各种冲突,很多家庭氛围更加融洽,点燃不少孩子对学习、对生命的热情。
钱静主任
改变,从理念开始
最后许红兵校长助理做总结性发言,许红兵校长助理认为实现学校教学高质量到高品质的跨越需要对高效课堂“新样态”的持续探究,对高效课堂“新路径”的不断探寻。初中部要实现高效课堂新样态从“教授化”向“学习化”转变,从“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 从“上下型”向“合作型”转变。实现高效课堂“新样态”,又需要以专家引领,团队合作为评价导向,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不断探寻高效课堂新样态;以课堂反思、复盘为抓手,不断探寻高效课堂;以高平台展示为促进,全面提升高效课堂内涵;高效课堂还要不断完善学部课程体系。
初中部还要继续以校本作业设计为抓手,文化学科继续推行校本作业,逐步实现“零教辅”;继续完善“校本作业”结构,不仅“课后”还要兼顾“课前”;继续推行限时作业、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做到“因才而作”;提优、培优的分层作业要逐步完善、形成系统;学科特长生培训的学案设计要有充分的准备。
许红兵校长助理
改变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态度,更是一份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教师唯有不断改变自己的课堂,才能紧跟教育的步伐。相信改变的力量,相信初中部所有教师的付出,定不会被辜负,所有的期盼,定然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