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AI 赋能,智汇课堂——初中英语组“悦读拾光”阅读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302

春日的晨曦漫过樱花树的枝丫,中学录播教室内涌动着智慧碰撞的暖流。3月17日,初中英语组举办了一场以“AI赋能,智汇课堂”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5位年轻教师进行了分享。活动聚焦AI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书籍的分享、技术实操与案例研讨,为教师们搭建了探索未来课堂的交流平台。

刘思琪老师分享了萨尔曼·可汗的《教育新语》,以“当英语课堂遇见AI”为切入点,从“AI重构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化教师的英语教法”以及“AI不可替代教师的核心价值”三方面,深刻剖析了AI如何突破传统教学边界,为英语学习注入互动性与个性化。

刘思琪老师

张雪莹老师从生态视角出发,带来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之上》。她结合具体案例,呼吁教师创新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数字伦理意识与创造力的新时代“智人”。

张雪莹老师

张雅青老师分享了罗斯·卢金团队的《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重点解读书中三大主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定位、“ETHICAL”框架的实践路径,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型方向。她还现场演示AI技术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工具操作教学,带领教师体验AI如何简化备课流程、优化课堂互动。实操环节中,教师们积极尝试,直呼“干货满满”。

 

张雅青老师

郝敏、曾妮老师以9B Unit4《Life on Mars》为例,展示了AI在情境创设、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学习中的助力作用。从科幻主题到现实课堂的转化,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技术背后“育人初心”的回归。

英语学科专家彭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与总结。她高度评价分享会的策划与呈现,特别赞扬五位青年教师以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创新思维“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针对AI在教学中的应用,彭老师强调:“技术是工具,育人是核心。AI的辅助作用值得肯定,但教师需始终秉持教育初心,避免技术异化。课堂上应大胆尝试AI工具,同时注重数据隐私与教学伦理。”她呼吁英语组协作共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AI与学科融合的校本研究。

 

英语学科专家彭满娣老师

 

当书页间的墨香漫过数字洪流,AI的代码坠入教育的苍穹。愿我们以阅读为锚,借技术为翼,在人与机器的交响中编织教育的诗篇AI赋能的教育航道上携手同行,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智慧与温度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