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初中学部期中考试(初三一模考试)模式开启的第一天,学生们迎来了半个学期学习效果的检测,老师们也迎来了学部定期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上午11:30前,学部22个备课组陆续将教学常规资料(集体备课记录、备课笔记、听课笔记)送至青年教师沙龙。下午2:00,初中部管理团队,分成文理两个大组,开始进入检查状态。依据学部制定的考核细则,领导团队或研讨评比细则,或分享优秀作品,或指出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大家细细查阅,认真记录,不知不觉检查交流持续了近2个小时。
(初中部团队检查中)
近两年,经不断探究和交流,初中部集体备课已成效凸显。学部的集体备课不仅表现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中备课,也表现在教研组统一制作的教案模板。模板(一备教案)由全组教师倾力打造,强调相对统一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学期初一语文组、初二数学组、初三历史组等利用寒假提前备课,形成规范、大气的一备教案本。其他组一周一备,集中装订,也有合订教案本。有了一备教案,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二次备课,解读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认真记录教学反思。检查团队在检查备课笔记时重点检查“二备”,以了解备课现状,发现亮点做法。
(语文组:顾剑云老师的手写教案)
(数学组:欧莉莉老师的电子二备教案)
(数学组:张胤慧的电子二备教案)
在检查听课笔记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部教师听课的整体数量明显提高。新学期才过9周,英语组王晴、张明华老师的听课已高达21节,英语教研组听课人均超过12节,学部整体听课数量人均超过7节。在检查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听课的内容趋于丰富和多元,体现校本教研的深入探究,也能感受到参与市区等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集体性。听课笔记的篇幅和听课流程记录、过程性评价更加完整。
(英语组:曹琰老师的听课笔记)
在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备课组长的集体备课记录仍然比较单一、部分教师听课笔记的“听课评价”明显缺漏、少部分备课笔记的二备也有匆忙补充、蜻蜓点水的嫌疑。
发现问题,才会有不断上升的空间。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学部会不断改进,更进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