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备课初探——记建邺区七八年级历史作业设计研训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会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10日上午,建邺区七八年级作业设计研训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的教研活动在我校的录播教室如期举行。建邺区七八年级全体历史教师齐聚一堂,充分且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集中体现了建邺区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与《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指南历史学科》研究上的实践和反思。本次活动由朱桂芳老师主持。
首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朱桂芳老师作了《指向关键能力:“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和管理》的讲座。讲座围绕“减负提质”,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时作业设计?“双减政策”明确了学校教育与课外培训的基本界限:学校应成为学生接受教育主阵地,课外培训只是学校教育的适当补充,“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要求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第二,怎样进行课时作业设计?加强校本的集体备课,落实课程标准,创设核心学习活动的主问题及问题串;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强化教、学、评的相互促进。作业设计的叙写分为“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说明”三个部分,分层设计,重视差异,分层落实。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巧妙融合。如采用绘画、思维导图、表演等多种有趣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巩固复习所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能。进行拓展作业科学引导,探索并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习结构化、深度化。第三,如何评价作业设计?目标明确可测,主问题与问题串体现核心任务,符合学情,作业说明思路清晰,体现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等等。总之,作业设计要落实课程标准,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作业情境的合情合理、作业反馈的适时适宜和作业凝练的精准典型等方面,鼓励创新,形成特色。
其次,两位老师呈现了两份课时作业设计案例,老师们现场点评案例并现场修订完善。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曹阳老师以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为例,以理解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为切口,基于课标,依据教材,致力于把握课时核心任务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育人功能,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提质增效,在符合学情、渗透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组讨论,融会贯通使用已学知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开拓历史思维,理解秦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韩丽红老师以以部编版《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