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5/10
以思想启迪青春,以幸福定义教育——高中部政治教师周箐雯的教育追寻与温暖实践
她始终坚信:“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这句看似朴素的话语,不仅照亮了她的教育之路,更成为她与每一位学生共享的生命箴言。从珞珈山下到金陵河西,周箐雯老师用“始终坐在生活前排”的人生姿态,书写着一位青年思政教师的理想与温度。 一、初心启航:在教育的原点上追求卓越 “要始终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周箐雯老师学生时代就秉持的信念,也是她现在传递给学生的人生姿态。从武汉大学A+学科到河西讲台,这条路上写满了她“勇猛精进”的足迹。 她不仅踏实努力,也勇于抓住每一次成长机遇。本科获南师大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研究生期间代表学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在本硕七年求学期间,她累计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党支部书记”以及各类奖学金等30余项荣誉。这些不是刻意追求的标签,而是一个年轻人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努力发光发热的自然结果。 理想的种子,总需在实践的土壤中萌发。求学期间,她便主动寻找“讲台”作为试炼场——在南京宁海中学、武汉华师一附中的代课经历,成为她理想最初的淬炼。在那里,她目睹了知识点燃思想的瞬间,感受到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这些宝贵的初体验,不仅深化了她对教育的理解,更让“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朴素愿望,转化为笃定的信念与坚实的步履。 二、教学精研:在讲台与教研的融合中探索 站上讲台两年多,周箐雯老师始终坚信:课堂不应是枯燥的说教场,而应是能够回应青春困惑、促进思想成长的对话场。 从《透过南马品新发展理念》到《从“一揽子增量政策”看科学的宏观调控》,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到《AI能取代人类的思维之花吗?》,她让时政热点与少年心跳同频,让课堂带有“思考力”。 这份“思考力”来自她对自己的“苛刻”。两年里,她每学期至少推出一节市区级公开课:备课到凌晨是常态,磨课稿叠起来比教案厚三倍。课堂之外,她把思考写成文字:工作第一年即在《南京教育》发表论文。聚焦“精准教学”研究,接连写下相关主题文章三篇,分别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建邺区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面对学生“概念易混、时政难连”的痛点,她开发“思政概念狙击精灵”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她说:“‘智慧教学’只是手段,‘教学以生慧’才是目的。” 有人问她为何如此“赶趟儿”,她答得干脆:“教师的高度就是课堂的
学部新闻
查看更多
23
2025/10
“四个用好”撬动优质生源,系统思维领跑 2026——我校高中部召开 2025 年招生工作总结专项会议​
近日,我校高中部召开 2025 年招生工作总结专项会议,全面复盘本届招生工作成效,梳理经验做法,谋划2026年招生策略。学校穆校长、赵校长、冯校长等领导及招生团队核心成员参会,会议围绕 “总结成果、提炼经验、明确方向” 展开,为后续招生工作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2025 年,高中部在分层收费政策实施的新形势下,实现录取分数线稳步攀升、生源质量持续优化的亮眼成绩。会议伊始,赵建宁校长从 “形势研判、破局之路、数据说话、经验与展望” 四维度作整体汇报,以详实数据解读生源情况:本届招考人数、录取分数线、高分段考生占比均创近年新高,优质生源分布更趋合理。他强调,成绩的取得源于团队“提质增效、优中选优” 的目标导向,以及对招生关键环节的精准把控。 ​随后,各负责人依次分享专项工作经验。张新桥主任聚焦招生执行环节,详解招生教师工作步骤、专项培训、特长生招考组织、目标人群精准锁定及招生 QQ 群高效运营的具体做法,凸显“精细化管理” 对招生成效的关键作用;冯伯君校长结合新媒体时代宣传特点,以 “四个用好”(用好大数据技术、用好个人 IP 加持、用好双高融合力量、用好系统思维)总结融媒体中心的宣传创新,其策划的多平台内容传播为招生注入新活力;杨红主任从“读懂、热爱、奉献” 三个维度复盘招生宣传与生源留存工作,提出“强化价值驱动、构建信任纽带、夯实内涵支撑” 的工作思路,强调 “招生是一场关于信念的远征”;侯主任则介绍了 “三个一” 宣传工程(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册、一个宣讲课件)与后勤保障工作,从宣传物料全链条支撑到招考服务全流程优化,展现后勤团队“事无巨细、兢兢业业”的作风。​ 会议设置交流环节,与会领导围绕招生细节展开讨论,分享感悟、提出建议,现场氛围热烈。最后,穆校长作总结讲话,以“非常成功” 高度肯定本届招生工作,称会议为 “高质量的总结会”,并强调 “系统思考关键点、细致落实增长点” 的重要性,同时向招生团队的辛苦付出与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 2025 年招生工作的全面复盘,更明确了 2026 年的奋进方向。高中部全体教职工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把经验转化为行动,在机遇中奋进,力争2026年招生工作再创新佳绩。 供稿:综合办
22
2025/10
每个学段都出彩!全省特等奖、全区一等奖!
从小学啦啦操比赛 到高中科创竞赛 金陵河西学子近日收获 全省特等奖 全区一等奖 一系列瞩目成绩! 每个学段都出彩! 让我们一起走进 他们的成长故事 感受青春的荣耀时刻! 全省特等奖!高中学子科创比赛获奖 日前,“2025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连云港举行,来自13个地市的200余支精英战队同场竞技。 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6名同学组成的科创团队,带着迭代无数版的轮足车和变形车出征。最终不负众望,杨子淏、吴颜西两位同学斩获全省特等奖,司依灵、李聪瑢、黄圣博、杨茜雅四位同学荣获全省一等奖。 回忆起比赛过程,同学们感慨是“绝地求生”:光电传感器受强光干扰导致数值跳变,机械臂舵机又突然卡滞,好在同学们早已在日常训练中练就 “处变不惊” 的本领,他们迅速分工,有人现场改写 PID 算法校准传感器,有人快速替换备用舵机修复机械臂,仅用十余分钟便让机器人重新启动、重回赛道。 领奖台上,杨子淏同学分享道:“奖牌只是副产品,真正的收获是学会了把‘我不会’变成‘我再试试’。” 全区一等奖!小学生健身操闪耀赛场 在2025年南京市建邺区阳光体育校园健身操联赛的赛场上,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以整齐有力的动作、自信昂扬的姿态,一举夺得广播操武术操一等奖。 这不仅是一次比赛的胜利,更是“健雅少年”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是学校“以体育人、以体启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赛前高效的集中训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体育组刘亚鑫老师科学筹划,精心指导;小队员们则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 金陵河西学校用闪亮的荣誉 勾勒出全学段成长的精彩轨迹 更是 “健雅诚仁 未来胜任” 育人目标的生动诠释 未来期待有更多金陵河西的少年们 继续在不同舞台绽放光芒 书写更多属于青春与成长的 荣耀篇章!
21
2025/10
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 凝聚民主评议正能量——高中部召开杨阳老师列为预备党员民主座谈会​
为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近日高中部党支部围绕杨阳老师列为预备党员事宜,先后召开党员座谈会与群众座谈会,通过民主评议、意见征集,全面考察其政治素养、工作表现与群众基础,为发展党员工作筑牢 “民主基石”。 10月21日下午,党员座谈会如期举行,党支部部分党员参会,由党支部书记李烨主持。会上,李书记传达《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强调 “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要求围绕“思想觉悟、党性修养、工作作风、先锋模范作用”进行评议。与会党员结合具体事例发言,认为杨老师展现了先锋意识和担当精神,例如:主动牵头课题、带动同事进步;作为班主任深受学生喜爱,并积极参与师德报告会等活动。经无记名投票,全体同意将杨老师列为预备党员。 10月22日下午,群众座谈会在高中部一楼大厅召开,由党支部宣传委员王巧锋主持,7 名群众代表参会。主持人介绍杨老师基本情况后,代表们从“政治立场、工作能力、群众关系、品德作风” 展开讨论,结合日常接触的具体事例,一致认为其政治觉悟高、实绩突出、群众基础扎实,符合预备党员条件,无一人提异议。 李书记总结时强调,发展党员需坚持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以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民主评议确保质量。下一步,支部将按程序推进后续工作。此次评议也为党组织建设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氛围,激励教职工向党员标准看齐,为学部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供稿:高中党支部
21
2025/10
智慧化学·创见未来——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1日,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中学部录播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AI赋能‘行-知-创’路径下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心’课堂”,通过公开课展示、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化学教学的新样态。 一、课堂实践:AI赋能,项目引领 活动首先呈现了三节各具特色的公开课。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魏晓老师带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探究——以“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为例”》,以“未来能源实验室”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热力学分析、催化剂探究和工业化评估,开展“二氧化碳与甲烷重整”项目研究。课堂中,学生借助AI工具模拟反应机理,在“行-知-创”的进阶中深化了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黄宇老师带来高三复习课《“碳”索碧海:从平衡之扰到治碳之策》。课程以海洋碳循环为线索,通过揭秘蓝碳、解析珊瑚生存悖论等任务,引导学生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黄老师巧妙运用传感器和AI生成的分布系数图,使抽象的平衡移动直观可视,实现了大单元融合复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代晓兰老师则在高二《探究化学反应的设计与反应条件的优化》一课中,以“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为案例,引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反应路径,展现了问题导向课堂的活力。 二、智慧分享:理论引领,策略交流 在专题讲座环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张新桥老师以《AI催生教学方式的迭代更新》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与前瞻思考,为教师们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启发。 最后的交流研讨以《南京市高二年级统一调研测试备考策略暨各学校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交流》为主题,各校教师齐聚一堂,分享教学经验,共商备考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凝聚了教学共识。 本次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建邺区高中化学教师在AI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以“行-知-创”为路径,以“学习中心”课堂为载体,区域化学教学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素养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供稿:综合办
20
2025/10
聚焦素养落地,深化思维培养——建邺区大单元视角下中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近日以“AI+大单元教学+学习中心课堂”为主题的建邺区中学美术教研活动在金陵河西学校成功举办。全区中学美术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大单元教学主题开展公开课展示及深度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大单元教学的同课异构,一是大单元教学的经验分享微讲座。 首先由金陵河西学校国际部董海琪老师和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陈志钢分别开设了《礼仪与教化》的鉴赏课。董海琪老师从国际部学生中外交流的需要出发,带领学生依据石料分析了商周春秋时期的三件典型代表青铜器《后母戊鼎》、《大盂鼎》和《莲鹤方壶》的造型、纹饰差异与其当时社会功能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讲述中国艺术经典。 陈志钢老师从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出发,以西汉的《马踏匈奴》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为对象,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温习和巩固“真善美”鉴赏策略,并从中汲取有利于单元作业“班级精神主题海报”设计的“图像表达策略”。在本节课中,陈老师运用AI工具生成的对比图,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了艺术家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素材、凝练和创作兼具意义和感染力的“瞬间”形象的。而最后尝试运用AI工具创作的班级精神主题海报,及班级互评,则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内涵(真&善)和形式(美)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随后,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王茂真老师和建邺高中的陈亮老师分别就如何做好大单元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做了分享。王茂真老师以金陵插画校本课程的实践为例,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大单元的建构,实现从“教技法”到“育素养”。陈亮老师从理论和实践案例两个维度,介绍了如何以大单元的方式做好新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影视教学。 最后,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丁圆圆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专业点评。丁老师认为金陵河西学校的课堂实践紧密结合学习中心理论,以大观念为引领,围绕学生真实需求设计大单元任务,巧用AI工具推动学生实现“行—知—创”的转化,有效促进了学生美术思维方法的习得与知识迁移,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王茂真老师和陈亮老师的分享,为大家提供了系统化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本次的大单元主题教研,以实践和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生动地展现了大单元教学与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生动关系,希望全区各校都能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大单元教学,为推进我区全域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