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耕书田 榴花照眼明——高中部英语组成功举行“榴月书田”读书分享会
2025年5月26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英语组“榴月书田”读书分享会在小学录播教室举行。分享会由高中部课程教学处副主任、英语组教研组长王艳老师主持。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王建主任、高中部教师发展处左爱斌主任、英语组全体教师、部分青年教师共同参加。
杜菁菁、蔡正云两位老师分别对《我的帝王生涯》和《平凡的世界》进行读书分享,左爱斌主任做了精彩的评析。活动现场既有江南烟雨的诗意解构,亦有西北长风的深沉诠释,为经典重读提供了跨地域、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展现了文学经典与教育实践的交响共鸣。
杜菁菁老师以苏童小说《我的帝王生涯》为引,以“潮湿的江南”为喻,剖析权力异化下的人性困境。她以“云青青兮欲雨”的意象切入,指出苏童笔下“白鸟振翅”“走索悬命”等符号,实为对自由与身份的终极叩问。杜老师特别指出,端白从“帝王符号”到“走索王”的蜕变,暗合存在主义对身份虚无的思考。当少年帝王在燕郎易衣戏中凝视权力外衣的虚幻,当悬索之上的呼喊“我是一只鸟”撕裂权力桎梏。其分享以“天水碧染就的画卷”作结,既是对苏童文风的致敬,亦为教育者提供“以文学反哺教学”的范本。
蔡正云老师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轴,构建苦难与奋斗的史诗叙事。她将孙少安的砖厂创业比作“黄土地上的改革突围”,孙少平的矿井读书喻为“黑暗中的精神越狱”,田晓霞的牺牲则化作“黄河浪涛中的理想回响”。真正的理想主义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燃烧。蔡老师通过路遥对“平凡中见伟大”的哲学诠释,将孙氏兄弟的命运分野与当代青年困境勾连。蔡老师捕捉到孙少平“非洲面馍”与“矿井书灯”的意象反差,揭示其精神世界的双重性;她将田晓霞的牺牲升华为“理想主义的火种”,呼吁教育者对当下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让经典精神与时代共振。
左爱斌主任从“人物解析”“文笔品鉴”“主题升华”三个维度谈了对杜菁菁老师分享的感悟,从故事的魔幻色彩、语言的迷离纯净感、生命的存在价值等角度作了评析。对杜老师讲到结尾“我是一只鸟”的三重觉醒,将个体生命从历史洪流中抽离,完成对权力叙事的诗意解构。左主任将它概括为“悬置之鸟”——自由意味着对不确定的主动承担。
左主任以“黄土高原的深沉诠释”为主题,从“经纬交织的故事结构、工笔细腻的人物品鉴、春风化雨的教育启示”三个方面来谈自己对蔡正云老师读书分享的感悟。左主任指出,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