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河西小学部的录播教室里,有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在这寒冷的冬季,如同一团热火点亮了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如同一阵春风沁润了每位老师的心田……
12月13日下午,来自金中河西小学部、金中附小、生态科技岛小学三所学校的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观摩孙双金校长和邓程元老师“同课异构”的两节精彩语文课,又以“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主题进行了沙龙研讨。穆耕森校长携学校校长室领导参加听课活动。学部还特别邀请特级教师江和平老师参加本次研讨活动。
首先进行课堂展示的是三年级组邓程元老师,她设计了五个朗读层次,通过教师范读、自读、同桌互读、同桌互讲、集体诵读五个形式,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古文的特点。邓老师以读促悟,在反复阅读间帮助三年级学生找到古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用白话文讲出故事,通过现场表演,想象情景来激发古文学习乐趣。邓老师还把真正的古籍资料“搬”到了课堂现场,让孩子们体味原汁原味的古文。
第二节课是老师们期待已久的孙双金校长执教《司马光》。刚开始上课,孙校长就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戏”字,以“游戏”二字导入,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孙校长的课可谓是“无需多言语,皆在字词中”,在“炼字”“讲字”中将古文教学的方法全盘托出。孙校长设计了古文教学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会读”,在此环节,孙校长给孩子们充足的自读互读时间,让学生直接借助注释去讲故事,肯定了孩子的自学和预习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会讲”,不是让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泛泛而谈,而是以“庭”字切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家的庭院有什么,让学生拥有了切实的场景体验,也提升了孩子们对古文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三个层次是“会思”,孙校长让孩子们将文中“持”字换成其他字。这可难住了学生,孙校长启发思考:“一个6岁的孩子能持的住石头吗?”孩子们恍然大悟,换成个“抱”字岂不是精妙绝伦!就这样,以“字”牵头,孩子们又获得了古文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邓程元老师执教《司马光》
孙双金校长执教《司马光》
沙龙研讨
校长室领导参加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