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科学组围绕“百思中优化科学思维设计”教研主题,在科学教室1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中,仝丽萍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神奇的新材料》,闫晨曦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有趣的食物链》,本次课堂是老师们对“科学思维生长点”的生动实践。
仝老师以古人喜爱以荷做诗的历史背景作为导入,再利用精心剪辑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雨后荷叶“不沾水”的特点,然后使用真实的荷叶材料进一步演示出荷叶表面“不沾水、不沾灰”,引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完成自制纳米材料的实验。仝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让科学思维有序生长。闫老师以上节课知识作为铺垫,贯通单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同一个栖息地中生物间存在的食物联系。在学生对“鲨鱼是否吃磷虾”产生分歧时,巧妙地使用人工智能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自主完成较复杂的食物链联系的思考后,闫老师利用毛线团,生动展示出食物链交叉成食物网,学生兴趣盎然,将思考的氛围推向高潮。
郑莉主任最后总结时提出科学课要有学以致用、材料安全、举一反三的课堂设计。同时两节课都体现出科学组教师敬业、精业精神。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在课上投入而又乐于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富有生机的生长。科学组将继续围绕“百思课堂”,在课堂中实践理论,在行动中推进理论前行!
(供稿:闫晨曦 编辑:张婕 一审:张慧 二审:邱明莉)
仝丽萍老师执教《神奇的新材料》
闫晨曦老师执教《有趣的食物链》
实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