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循观察之法,探语言之妙 ——记语文组“百思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68

42日上午,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百思课堂” 教学研讨活动,以“循观察之法,探语言之妙”为主题,深度聚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活动,孙双金校长莅临指导。

三年级史梦婕老师展示教学《蜜蜂》一课。她通过巧妙的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记录要素,让学生在梳理课文实验步骤的过程中掌握关键语句。在教学过程中,史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组织学生探讨实验过程顺序能否调换,并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描述实验过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借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实验背后的科学问题,品味文中语言精妙之处。

四年级姜轶凡老师则以独特的视角与学生共同学习《猫》这一经典课文。她以给老舍家的猫发九宫格朋友圈为创意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自读课文、认读词语,到梳理猫的性格特点,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猫的古怪与淘气。课堂上,姜老师还运用 AI 技术拓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不同镜头下猫的性格,小组合作交流创意抓拍镜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两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之间,课程处朱兆明副主任利用“阳光体育”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聚焦写字教学,开展了微教研活动。朱主任结合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详细讲解了写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给老师们平时的写字教学提供了指导。

评课环节,陈慧副校长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尝试,同时也指出要进一步关注课堂生成,提高教学的应变能力。

最后,孙双金校长从更高的育人视角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首先肯定了语文团队在学科特色项目上的良好推进态势,尤其对《12 岁以前的语文》经典诵读工作的扎实开展予以赞扬,同时高度评价了两节课在教学研究与探索方面的积极成效。随后,孙校长针对课堂实际情况抛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在《猫》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为何在分段环节遭遇困难?以及为什么老舍先生被尊称为人民艺术家这些问题激起了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与热烈研讨,促使老师们深切体悟到在课前备学生、备问题,课上重朗读、重引导的重要性。在谈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孙校长指出,AI 如同双刃剑,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其优势,避免过度依赖,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替代,始终保持师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供稿:程紫薇   编辑:张婕   一审:李靖  二审:邱明莉  三审:周亮)


史梦婕老师执教《蜜蜂》


姜轶凡老师执教《猫》


朱兆明主任微型讲座


宋祥贵老师评课


陈慧副校长点评


孙双金校长总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