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小故事中的大道理——记第二盟区寓言故事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9-04-11 浏览次数:2511

20194月8日下午,第二盟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寓言故事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小学部录播教室举行。

教研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课堂观摩。李婧老师和王琰老师分别执教《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位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结合低年段学生学习特点,拟定“识字朗读,感悟形象”的教学目标。

第一节课,李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语言不仅丰富、亲切,还能够激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李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表演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调动了孩子们的所有感官来积极参与。

第二节课,王老师则采用教师范读、个人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自由读、比较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王老师更以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演示让孩子们理解了“揠”“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够牢牢把握住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

研修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执教教师自评,盟区老师互动交流。盟区各学校代表老师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晓庄一实小的蒋校长认为,两位老师的公开课流程主线清晰,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

研修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周娇老师“依据寓言文体特征,实施寓言本体性教学”的讲座,周老师从“把握文体回归本体教学”“关注学情树立儿童意识“根据学段选择合宜方式”这三个方面讲述。在讲座中,周老师对二(1)班学生进行了课堂效果测试,并作了科学细致的数据分析。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节公开课课堂知识有浅到深,从字、词、句入手,严格把关,落实掌握程度。

最后,学部语文教研组长邱老师对这种活动进行了总结:“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变革,有效课堂一定会从偶一为之的无心插柳走向高度自觉地日常必然。

蒋乐萍校长点评
老师们认真听课、记录
李婧老师执教《亡羊补牢》
王琰老师执教《揠苗助长》
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
周娇老师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