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疫情虽然给学校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学习的脚步却永不停歇。3月22日上午9点,小学部召开了“使命性学习”线上专家指导会。杨昭主任、市教研室杨健主任、小学部庞洁校长、李玉敏校长助理、各部门行政领导以及四、五年级师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四年级濮春兰主任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四年级“使命性学习”是如何启动并落实的。四年级各班学生及家长代表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每个班的设计目标、阶段成果和主要难点。
四年级的孩子们聚焦校园导航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进入校园的客人老师、家长解决“校园大、建筑多、找不到路”的实际问题,彰显了小朋友们的主人翁意识与人文关怀。
五年级宫丽丽主任向大家介绍了五年级“使命性学习”项目:你好,课间十分钟。阐述了项目目标与实践过程。五年级两位学生代表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土电话”和“玩沙包”的活动方案。通过开展研讨会、采访低年级的老师、同学,对低年级学生的喜好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修改了活动方案,制定了奖励机制。这样有趣的项目,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还体现了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弟学妹的关怀,这种关怀也是同学们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体现。
南京市教研室杨健主任对我校“使命性学习”进行指导。杨主任赞赏了同学们出色的交流分享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并对我校“使命性学习”的现阶段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杨主任指出,尽管四五年级的方案不一,但都异曲同工。这些各具特色的方案无不透露出金中河西小学部的孩子们作为校园主人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同时,杨主任从用户角度,向孩子们提出“你们专业吗?你们说的有鼓动性吗?如何面对竞争对手的作品?你们查阅了哪些资料?你们估算过成本和消费力吗?”等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并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维度,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使命性学习”提出:批判性友人、制定量化评价表、做智慧旁观者等深刻的建议。
此次线上会议,为下一阶段的“使命性学习”指明了方向,相信学生们通过“使命性学习”的研究,将增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担当起学习和生活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