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四年级信息技术的课堂,在word的教学中,有一节课是用word输入中文的练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有了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练习打字的基础,课并不难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他们输入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学生就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地投入到打字练习中去。
【故事描述】:
在上课15分钟后, 一位学生嚷了起来:“老师,他把我打的所有字给删掉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同桌的同学弄了他的电脑,操作已经不能恢复了,我看着这位调皮捣蛋地同桌,发现他一个字都没打,而且嘻皮笑脸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的脾气慢慢上来了。这孩子平时上课纪律就让我恼火,一些学生甚至开始模仿他的不良行为。就在我想好好教育这名学生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他就是这样,什么都学不好,语文、数学考试也一塌糊涂!”“ 嗯?”我愣了一会儿,我没想到他不打字的原因竟然是这种情况。“难道语文考试没考好,也代表他对拼音的输入有困难?”我陷入了沉思。如何解决这种现状呢?
这件事情的原因并不是我以为的学生不听教导,故意为难老师,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知识的缺失,导致了影响其他学科中相关知识内容的实践练习和知识获取。如果我蛮横地处罚这位同学,会让拼音基础薄弱的孩子心中委屈,认为老师对其针对、不关心、不理解,长久下去,学生的心便会离老师越来越远。
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我思考了一会,我觉得我应该在找到他的闪光点,用他的闪光点来感化他,触动他,让他心甘情愿的融入到课堂中。于是我用商量的口吻询问那名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你不喜欢作文打字,那么练习金山打字通的拼音练习好吗?里面有相关的拼音提示,另外还可以帮助你回忆正确的键盘指法。”这名学生听完我说完一愣,显然没想到我居然没有批评他,他停顿了几秒后,红着脸,点头答应了。接下来虽然他打字的速度很慢,但是他再也没有打扰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而且练习过程中打字的态度非常认真。课后,我表扬了这位孩子,对他的后半节课堂表现给予了肯定。我看到了他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结语】:教育的意义就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特别是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变化,我更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这是我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虽然我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我透过学生的成长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这就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