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读懂学生困难,提高学习效率——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丁莉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次数:887

在一次学生测试中,我发现“(  )比691。”又有学生填错了。唉,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老师说要指导学生会读题,重点的词要大声地读出来;有的老师说要让学生熟悉数的顺序;也有的老师说让学生独立订正,保证能改过来,就是学生不认真。

学生经常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显然不能简单地说是学生不认真。可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怎么就总是出错呢?学生到底在哪里遇到了困难了呢?我该怎么指导他们呢?带着这些想法,我走进了教室,不断地提醒自己淡定些,再淡定些。

我找到了这个学生。

师:你会吗?

小天:68691.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小天:69多了1,就要去掉1,所以是68691.

听了他的回答,我顿时找到了学生错误的原因。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6869两个数字。师:“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

小天:69大,68小。

我又在黑板上写了6970两个数字。

师:这两个数字呢?

小天:70大,69小。

师:刚才你先说69大,怎么第二次又说69小呢?69到底是大还是小?

小天想了一下:69每次的对手不一样。跟68比,69就大,跟70比,69就小。

我心中暗自高兴:你说得真好。6968比,69就大,用一句话可以怎么说呢?

小天:69681.

师:哦,你能再读一次,让其他小朋友也听明白吗?

小天又读了一次。

师:69681.意思说是69大呢,还是68大呢?

小天恍然大悟,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应该是6968,大1.

师:还可以怎么说?

小天:我会,我会,68691.7069169701.

一个常常让我火冒三丈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深深地松了口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怎样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怎么做才最有效?反思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我们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们需要蹲下来看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问题出在哪儿,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

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首先要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实在有困难,不妨到操场上溜达一下,不要急于找学生吼叫:“你怎么又错啦?”,更不能出言不逊:“你笨死了。”这样做只能让师生关系变差,而且还没有解决问题。其次要平心静气地听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来说一说,了解学生是对题目本身有困难,还是理解题意有误。像上面这个案例,便是读题时断句错误,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题意。也由于我倾听了学生的想法,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控制了自己的不良情绪。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单方面作出判断,需要仔细的观察,认真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思维暴露出来,从而准确地读懂学生困难,也便于教师对症施教。上面的案例我认为平时都练习过很多次了,不应该再错了,平时订正作业也自认为是学生粗心出错,从而简单地把作业扔给学生订正,从而掩盖了这个问题。也正是屡次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让我静下来,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读懂了学生的困难,稍加指导,学生顺利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一遍遍重复地讲解不仅使我们教师颇为劳累,占用了很多教学时间,也让学生听得厌烦,会的不听,不会的仍听不懂,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在课堂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基础差,反应慢,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中对他们的关注足够吗?他们的学习状态我们了解吗?课堂上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了吗?总之,我们要静下心下,给予学生切实地帮助,然后慢待花开。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应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听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自身的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读懂学生困难,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