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神秘的礼物——金中河西小学部 胡悦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次数:950

一天早读,我突然发现讲台上放了一张画,画上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女教师,正在笑眯眯的站在黑板前给小朋友们上课。“奇怪!这是谁画的呢?为什么放在讲台上呢?”我心里暗自猜想:可能是哪个小朋友画的我悄悄送给我的吧。哎,不管是谁送的,还是赶紧先早读吧。

早读结束,我把画夹进语文书带回了办公室。课间,我再次翻看这张画,画得真不错: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连边角涂色都很均匀细致。画上的女老师和我还真有几分相似,胖乎乎的圆圆的笑脸,身后的黑板上还写着可问题目呢!讲台下听课的小朋友是三个女生,这幅画一定是哪个小女生的杰作。“是彭熙麟吗?还是徐欣渟呢?或者是李晓诗?”我在脑中暗自猜测了一番,我们班才艺双全的女孩子几乎都上了榜。这时,我瞄见有个小脑袋在办公室门口晃了一下,好像是我们班的哪个小姑娘。她似乎发现我看到了她,很快的闪开了。

接下来的几个课间,我总是看到她在我面前晃悠,有时故意走到讲台前绕来绕去,有时小心翼翼的在我办公室门口伸出小脑袋,仿佛是在偷窥我。她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难道,那幅画是她送给我的?在我之前猜测的名单里,可没有她,因为,这孩子实在是太默默无闻了,我很少会想到她。

我温和的向她招招手,她脸上难掩欣喜之色,急忙进来凑到我跟前。我微笑着问她:“蓉蓉,早上讲台上的画是不是你放的呀?”她轻轻地点头。“画是送给我的吗?画上的老师是我吗?”她还是轻轻地点头。“能告诉我,为什么送这幅画给我吗?”我期待地问。这时我发现她的小脸已经涨得通红。低声说:“因为我觉得你那天对我笑起来的样子很漂亮,我想画下来送给你,我给自己也画了一张。”“哦,是吗?谢谢你呀,老师很喜欢,你画得真好!”见到我开心地笑了,她也眨巴眨巴眼睛,继续说:“那天你点我发言,还笑着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我鼓掌了。我很高兴,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这么喜欢画画,可以把这画下来。我画好了就想送给你,所以就偷偷放在讲台上了。我想知道你会不会猜到是我画的。”她越说越兴奋,竟然贴在了我身上挽着我的手,以前她从没这么亲近过我。“胡老师,你怎么猜到是我画的呀?”听到这个问题,我有点惭愧,之前我脑海中猜测了很多个名字,都是些我印象深刻的“优等生”,要不是她几次三番在我面前晃悠,我真的没想到过是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当她告诉我这一切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莫名感动,拉着她的小手告诉她:“蓉蓉,老师一直知道你的绘画很棒,我一眼就看出来是你画的啦!你把老师画得真漂亮呀!”她甜甜的笑了,我第一次发现这个小女孩如此容光焕,她的笑容如此灿烂动人。

想想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多数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而很少注意到这些班级中所谓的“中等生”,而这些孩子呢?恰恰相反,多懂事,多可爱,那么在意我,那么在乎我,而我却因为他们的平凡而忽略的他们的存在。这对他们公平吗?我不禁感到内疚。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短。”更何况是学生呢?我应该正确的面对学生的差异,承认他们的差异,随时进行差异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蓉蓉也许就是“中等生”的典型,从她偷偷送画给我反应出很多中等生的一种心态——不够自信,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但是她身上同时也闪现出了优点,“表扬”虽然是一件小事,可是她却牢记心底,知道要感谢老师,小小的心灵却深藏着感恩。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能力都有差异,有些中等生尽管成绩平平,但也有某些方面的特点、爱好和优势,也有着不同的优点。我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给他们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和机会,都能有所收获。尽可能避免“拔高补差”,“不差不补”,忽视“中等生”的现象。

送画事件让我意识到,这是我忽略了中等生成长的教育败笔,意识到应该为自己这一行为做补偿。既然我有时会忽略他们,何不用笔记记录下他们成长中的小事呢?以后,我可以为这些他们制作一本记载他们成长的本子,记录下一些细微的小事,从小事中展现出他们身上的优点,让细节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与他们共同成长。也让我在脑海里提醒自己:不要忽略了平凡的中等生的存在,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金中河西小学部

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