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严慈相济——用“五心”走进孩子们的心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次数:1353

【案例背景】

前苏联教育家赞克夫曾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在我的理解中,成功的教育是无论老师采用了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心服口服地慢慢改正,这就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超越实际,更不是处处、事事挑毛病,而是按照学生认识事物和接受事物的规律,耐心的诱导他们,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如果脱离实际就可能出现严而无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爱而不宠,把热爱学生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与严格要求的相互统一。

【案例描述】

故事一、优秀的学生批评不得?

她叫Molly,是我教的一名三年级学生。她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不仅成绩好,还是学校的大队干部,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自己也很争气,无论是参与班级活动还是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

中国在一节英语课上,我正边解释知识要点边核对昨晚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所有的孩子都聚精会神的听着我的讲解,唯独Molly在课上低着头不知道在忙什么,我慢慢走到她跟前一看,原来她在忙着写当天的家庭作业而没有认真听我的讲解。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她,希望她能够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听课不要因为觉得题目会了就干自己的事情,这样给别的同学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本来我只是点到为止,希望她能够从我一两句的批评中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是Molly之后的表现让我很失望。面对我有理有据的批评,她并没有虚心接纳,反而小声在底下嘟囔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脸不屑。她的反应让我有点失望也有点生气。我说:“我爱着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因为你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当老师批评你时,那是对你们善意的提醒,但是在座位上小声的反驳老师,这样我很失望!”听完我的批评,Molly当时就默默地流起了眼泪,见她这样,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继续上课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她都是家长、老师的掌上明珠,何曾听到这样严厉的批评,她接受不了,抹了好长时间的眼泪。下课后,我请她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本想好好跟她谈谈课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发现她只是在不走心的附和着我,脸上的表情依然能看出不服气,于是我让她回去好好想想,第二天再和她沟通。

第二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我又请Molly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起聊聊昨天发生的事情。她主动对我说:“老师,我辜负了您对我的信任,我感到没有脸到教室里去了,我担心以后老师、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了,我知道我的行为不对。”我说:“这件事老师批评你是应该的,确实你不应该在课堂上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的事情。你有一颗爱学习的心老师能够理解。我不担心学生犯错误,我担心的是你面对自己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接受不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但面对错误,我们应该有担当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老师的批评是对的,但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觉得很没有面子。”Molly哭着说。“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我知道老师批评后你感到很难为情,但你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对你这么严厉?”“您平时对我很好,知道我在口语方面还不够优秀经常给我机会带读,让我不怯场,大胆地表达自己,这些我都记在心上!”“对呀!老师越是喜欢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生的要求就越高,恨不得这个学生完美无缺,因此当她犯了错误时,批评得也就更厉害一些。你从小成绩优秀,没有受过批评,我觉得今天你应该感谢我,是我给你补上了批评这一课。一个人只有既能接受表扬,又能接受批评,才能有一颗健康宽广的心。一点批评都接受不了的人,以后遇到一点挫折,该如何应付? 一个学生要连老师的一点批评都受不了,就证明心理脆弱的学生比成绩差更可怕!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某公司公开招聘管理人员,一位名叫George的年轻人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果公布后,他并没有被录取。得到这一消息后,他深感绝望,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幸亏抢救及时,他没有自杀成功。此时公司发来邮件,原来George被录取了,他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二,因当时计算机出了故障,所以统计时出了差错。然而,当这家公司得知George因没被录取而自杀时,又决定将他解聘。” “公司的理由是,连这样小的挫折都经受不起的人,又怎能在今后艰苦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参加招聘考试本身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录取,一种是不被录取,应试者心理上要有这两种准备。George只想到成功,没有想到失败,只想到顺利,没有想到挫折。因此,一旦不能如愿,心理便承受不了。一个人如果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了,那还能成什么大事呢?所以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向困难发起挑战,要勇敢地面对挫折,以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你说,老师一点批评你都受不了,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Molly听了我的分析后说:“老师,我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了!我以后会诚恳地接受批评教育的!”

在当周的周记中,Molly这样写道:“我自己犯了错误,却不愿接受老师善意的批评教育,通过这次错误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以后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指正,我一定会虚心接受,勇于担当,而不是只受得了表扬,受不了批评教育!”

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Molly也受到过批评,但再也没有因为批评而哭或者抱怨一番。同时,她勇于担当的行为也给全班同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后来这个班级的学生,再也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出现自暴自弃等现象,更多的是产生了化批评为动力的想法!

 

故事二、我就是差,你批评我好了!

今年9月我接手了三个新的班级,其中一个被人称为“恶魔天使”的孩子引起了我的很大关注,在没有教他们的时候一些老师就给我讲了这个孩子的“光荣事迹”,给我打了预防针。刚开学不到半个月,他就开始在课堂上捣乱、跟同学打架、上课接下茬、打断老师上课……几乎每一天我都要帮他解决纠纷,而他的脸上总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顶多你批评我的表情。我主动与孩子家长沟通了几次,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原来这个孩子的妈妈生了病,外婆一直在医院照顾妈妈,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有的时候对孩子真的是有心无力。听了这个情况,我从心底心疼这个孩子,所以更关注他,也更包容他了。我慢慢发现,孩子在做操的时候总喜欢回头看我,他在课堂上出了怪声以后,也总会特意地瞅我一眼。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特别希望老师注意自己的孩子。发现了这一点,我跟孩子说:“你知道吗,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你,你不用特意做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来吸引我的注意。老师更希望能看到你乖乖的。”自此以后,虽然孩子还是会惹出一些事情,但是每次当他看到我略带警告或责备的眼光时,他都会立刻改正过来。对于这一“默契”,我欣慰了不少。看来,严慈相济、尊重包容是教育的基础。

 

【案例反思】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正如教育专家张伯华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对待学生仅仅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无私的同时,必需严慈相济。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一个严慈相济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至少做到有“五心”即耐心、宽容心、慧心、恒心、爱心。

一、严中要有耐心

我们的学生都正在成长,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暴力,无礼,不爱学习,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不团结集体,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严厉批评这些孩子。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而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此时,我们要有耐心,降降自己的火气,再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会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二、严中要有宽容心

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差不多,但由于多种因素,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我们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对待他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适度地要求他们。

三、严中要有慧心

好的方法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有智慧,在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学生。

四、严中要有恒心

所谓恒心,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去执行,要持之以恒地去抓,要抓得紧,特别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我们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班级工作其实老师重视了,学生也会重视。老师对他们要求严格了,他们也会去遵守的。绝不能对学生一时紧一时松,说了也没检查,再无动静;说了评比又不评比,以后再怎样要求,学生都不会重视,教师的威望也会因此受损,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五、严中要有爱心

无论在 “生活”“学习”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之上,因为有了爱才能以诚相见,以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教师应善于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朋友没有上下、高低之分,没有做作、应付之意,也没有责怪、教训口吻;只有倾心交谈,真情交融。无数成功教育实例都说明,谁能成为孩子的朋友,谁能听到孩子的悄悄话,谁能赢得孩子的心,谁就取得了教育的主动权,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赢得了教育成功的一半。真爱学生的付出,必然获得真情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是无价的,它既密切了师生关系,为教育工作铺就了坦途;又使学生健康地走向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之路。其实,学生是最懂情、最讲情的,也是最动情的。老师对学生的真爱必然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真爱,而且学生的那份纯洁无瑕、无比真诚的爱足以催人泪下,震撼你的心灵。这样,老师的表扬,学生会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会视为是爱护,老师的工作因得到学生的支持而变得顺利和轻松,教育所期待的结果也会如愿以偿。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无私的、坦诚的爱,使师生心理相融,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样才会取得教育的效果。

要做一个严慈相济的老师,我认为至少要有耐心、宽容心、慧心、恒心、爱心,这样,我们才会慢慢走进孩子的心。在本着“五心”的前提下严慈相济,刚柔结合,这样的教育必能让学生因亲其师敬其师而听其言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