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下午,盟区教研活动在我校录播教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儿童的名义: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区第二盟区兄弟学校的近三十名教师,与我们学部全体语文老师一起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来自江东门小学的何文君老师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接着由我校五年级备课组长李玉敏主任介绍《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五个课例,然后由五年级组的许嵘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最后是汪笑梅主任进行点评。
何文君老师的课堂呈现了导学案的形式,由学生的问题导入课文,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许嵘老师课堂的关键词是“自由自在”,通过学生的读和写,很好地关注了儿童学习的特点,在学生理解“自由自在”的过程中,又拓展了“移情”和“反复”的手法,在学生自由的读和创作中,体会到了无限的“自由自在”。
李玉敏主任作了“基于儿童立场,培育言语智慧”的主题汇报,分课时介绍了五年级备课组的五个教学案例和设计。 第一课时由宫丽丽老师执教,通过通读全文,扣住第1小节的环境描写让学生体会园子的美妙。第二课时由周雅婷老师执教,把种菜、铲地和浇水三部分通过读和演的方式,抓住“瞎闹”一词,使学生体会了祖父对“我”的爱。第三课时是许嵘老师执教的课。第四课时由宋祥贵老师执教,将萧红生平的凄婉和《呼兰河传》一书中的凄冷反复牵连映照,形成学生对《呼兰河传》的阅读期待。第五课时由周雅婷老师设计,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写出来,从而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
汪笑梅主任最后做了总结发言,汪主任高度评价了我校五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在研习《我和祖父的园子》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认为这样的研习,其实就是一次微型课程的构建和探讨。同时也对江东门小学的何老师的导学案做了肯定。她寄语老师们,要真正站在学习的立场,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惑,是否确实得到了解决,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境,营造有情有趣有意义学习空间,通过真实的对话,形成学习的高峰体验,让学生真上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语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