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引下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语文组校级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21 浏览次数:1831

20171120日下午,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以目标导引下的识字教学策略为主题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二年级备课组承担,活动分为文本解读、课堂教学展示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

首先由二年级备课组的六位老师汇报她们基于目标教学对识字课文的文本解读并进行了单元教学策略的整合。许茜老师围绕教学目标从朗读指导、识字写字和抓住冬天的特征理解词语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孔令沂老师围绕教学目标从朗读指导、识字写字和抓住祖国地理位置特点理解词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两位老师将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为我们解读了该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词串教学。接下来,王佳、徐娴两位老师就识字7展开了目标引导下的会意识字教学策略的文本解读,从讲故事识字、摆动作识字、比较识字、古文字的演变识字四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进行会意识字教学。王琰、吴隽妍老师还就识字8展开目标引导下的形声识字教学策略的文本解读。

随后,吕依蔓老师带领二(9)班的孩子们向所有的语文教师展示了《识字8》的课堂教学。吕老师紧紧围绕课时目标展开教学,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标指向明确,先呈现出“包”的古体字,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包”字展开教学,再联系不同的偏旁,揭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们自由拓展“包”还可以与哪些偏旁组成新字。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实现“看形旁识字义”这一教学目标,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拓展环节中,学生活学活用,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教学展示过后,李谨良、濮春兰、张明静、曾敏敏、邱明莉五位老师分别谈了对这堂课的思考和理解。她们认为,这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内容饱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学生掌握得较为扎实。教学层层深入,上出了识字课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对“包”和“饱”字的拓展令人印象深刻。但老师们也建议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老师的评价语还需要丰富而有针对性。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也是我们目标导引下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的一次新的尝试,老师们将带着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走向自己的教学实践,学思结合再探究。

                                                         (图文/徐娴、吕依蔓)


吕依蔓老师执教《识字8》


徐娴、王佳两位老师在进行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