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测试给我们的思考——记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0-10 浏览次数:1645

108日下午,小学部语文组教研活动在综合楼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李玉敏副主任为语文教师开设了一场讲座——《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思想对我们的启发》。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即“PISA测试是什么”“PISA测试的部分样题”“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谈日常教学的练习与命题”和“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蓝本,尝试命题”。

很多老师都听说过PISA测试,但PISA测试到底是什么,不少老师不甚了解。通过李主任的讲座,老师们知道了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学生基础读写能力国际研究计划,是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development)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

接着,李主任以具体详实的样题向老师们讲解了PISA测试从“信息定位”“理解”“评价与反思”这三个维度考查学生阅读、科学、数学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样题的分析,老师们发现,不管是对阅读素养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拓展,还是对阅读过程多维的考量与过程的细化,以及对阅读数字化的关注与文本来源的明确,其实质均是应对当代阅读者所面临的丰富而复杂的阅读情境。

老师们最关注的是PISA阅读测试思想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李主任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天游峰扫路人》为例,先出示平常练习中出现的题型,再出示自己围绕三个维度命制的12道题,引导老师们进行比较。老师们发现,这样的题型,相对科学地考察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揭示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规划;同时,这样的题型对学生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促使他们在阅读时能更深入地关注文本,提取信息,整体感知,推断解释,反思评价,不断提高批判性阅读能力。

最后,李主任也给老师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以备课组为单位,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解读,从“信息定位”“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维度进行命题。

本次讲座,李主任通过梳理分析 PISA2018 的理念、框架和评估样例,带着老师们了解国际阅读素养研究及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而为我们的母语阅读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老师们认真聆听并做记录
老师们认真阅读培训材料
李玉敏主任做讲座
全神贯注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