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下午,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中年段概括能力教学研讨活动。教研活动中,万超老师执教《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吴隽妍老师执教《掌声》第一课时。
第一节课,万老师先透过质疑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寻找关键语句。教学时让学生找到重点词语总结地点的变化,再通过要素归纳法让学生分别从人物、地点、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表格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节课,吴老师先出示文章的关键词,在读好关键词的基础上,初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之后,吴老师创设情境引读,帮助学生迅速走进人物内心,感知主人公英子性格的变化,并提炼出关键词,从而利用这些关键词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两节课后,杨筱婉老师就“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的听课感受进行了分享。随后,老师们对两节课进行研讨交流。
要想教学生掌握概括能力,教师自己要具备概括能力。评课之后,每位老师阅读中考阅读理解题《拉面》,独立思考文章主要内容及行文结构。在独立解读文章的基础上再小组讨论,最后进行汇报。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对中年段概括能力教学展开研究,总结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再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概括,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文 许茜)
(图 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