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迎接建邺区服务性视导

发布时间:2020-10-29 浏览次数:2212


20201027日上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三位小学语文教研员来到我校进行服务性视导。

教研员们首先深入课堂,听了三位老师的课。第一节是二年级周礼华老师执教的《葡萄沟》,周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句,带领学生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在层层深入的朗读中,学生们了解了作者说葡萄沟是好地方的原因。第二节课由四年级的张明静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张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巩固了上节课解决的课堂重难点,即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故事的动人情节,细致生动的表达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第三节是六年级吴霞老师执教的《穷人》,吴老师紧扣单元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环境描写,感知人物内心,从而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节课后,教研员和老师们移步至会议室进行深入的交流。教研员张蓉老师首先对周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认为本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能围绕阅读主题引导学生交流。建议在教学时还要有生本意识和语用意识,依据学情,顺学而导。第二节课的张明静老师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并体会其作用,关注字词标点,感受人物形象。但是备课时要研究课后练习题,以此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让孩子经历一个阅读思考的过程。最后,张老师对吴老师的课作了重点评价,特别表扬了吴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作者背景时的方法很独特,让学生说而不是读,体现了老师的教学行为,学生掌握效果更好。吴老师在整体感知环节把课后习题做了一个设计,给学生一个支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研员季慧敏校长认为三位语文老师语文素养很高,教学细致、深入,并对三位老师提出了共同的建议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情,不要太难。

语文组老师们认真聆听教研员们提出的建议,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继续钻研教材,对课后习题进行研读和设计,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1. 周礼华老师执教《葡萄沟》

2. 张明静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

3. 吴霞老师执教《穷人》

4. 教研员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