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组盟区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次数:2387


冬日暖阳洒校园,师生成长在路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风采,创设学校积极向上的数学文化氛围,20201124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举行数学组盟区教研活动,盟区学校的数学教师们齐聚录播教室,开展“凝聚集体智慧,让探究落到实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是由三年级杨莹莹老师和五年级张春燕老师进行课堂展示,讲座是由五年级王蓉老师进行主讲。

第一节课是由三年级杨莹莹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的两种基本变换,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中创设的疫情情境,把学生带进了生活,利用他们身边的魔盒,以及魔盒里的玩具,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从形象思维入手,突出表象的具体性,抽象出数学概念,用概念解决平移和旋转的问题。最后学生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体验中感知概念,在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在合作探究中深化数学概念,最终理解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特征。

第二节课是由五年级张春燕老师执教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节课要探究的规律是组织学生探索、发现钉子板上围成的多边形的面积与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内部钉子数和外部钉子数有两个变量时,先确定其中一个变量进行探究规律是一个认知难点。张老师给学生们设计了三个活动展开规律探究之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得出规律。从简单的、易于发现结论的内部钉子数只有1枚的多边形图开始,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把这种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接着鼓励学生先猜想规律,再用图验证规律,最后用字母概括规律。学生们探究数学奥秘,建构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了智慧。

讲座是由五年级王蓉老师主讲的《基于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王老师对本次报告主要阐述以下三个问题:一、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有哪些?诊断性评价是用于查明学习问题的成因;总结性评价是用于测量课程的最终效果;形成性评价是用于监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进展。二、如何让评价成为教学的“助推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习任务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感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持续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三、如何使评价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学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需要细化为实现指标;以多种方式和学生分享目标和指标。展示的两节课,课堂评价是全程跟进的,它引领学习、整合教学;教学活动是充分展开的,它依托评价,指向目标。

本次盟区教研活动,强调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风采,并借此机会提醒教师们要聚焦课堂探究,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摸索和反思探究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


1.杨莹莹老师执教《平移和旋转》

2.学生动手玩学具

3.杨莹莹老师指导学生操作

4.张春燕老师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5.王蓉老师主讲《基于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6.老师们仔细聆听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