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上助力前行——小学部与初中部开展数学教学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1984

为加强小升初数学学科教学衔接,提升教研活动研讨品质。20211019日下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陈玲老师和胡小华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同课异构小初衔接课《射线直线和角》。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南湖二中七年级数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就两节课例的内容和学生在小升初阶段数学知识的衔接、数学思维的转换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研修活动分为中小学教师课堂展示和微讲座研讨两个环节。

首先,小学部陈玲、初中部胡小华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授课内容是《线段直线射线》(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分别为小学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学生。中小学新课标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存在共通之处,同一知识点小学和初中的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评价等都存在不同之处,初中教师要了解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小学教师要知道学生到初中后知识会延伸到何处,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让听课教师带着问题思考,会有更深的感受。

两节课后,陈莉老师做了主题为《转折点上助力前行——“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数学衔接教育初探》微讲座,高飞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所有教师进行研讨活动。

通过本次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课堂研究,老师们收获满满。两节共通知识点的同课异构,由于授课对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课堂氛围、授课侧重点完全不同,精彩的展示课让老师们对中小学衔接教育有了新体验;讲座的倾听和研讨刷新了大家原有的认知:要不要衔接Want?衔接什么?What?知识?能力?衔接就是上培训班?如何陪学生轻松走过初小转折点?双减之后学校如何做加法?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明白了培训班快餐式的补习并不是衔接,那是抢跑,挑起衔接教育重任的应该是学校和老师。作为初中教师,我们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过渡;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实现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我们知道衔接是永恒的,探索是无尽的。我们应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衔接教育的完美对接,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和苦恼,用新思维、新方法敲开初中数学学习的大门。

 

哪条路最近

 

陈玲老师执教《射线、直线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