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上午,严冬的早晨,天气寒冷,但也阻挡不了小学部综合组全体教师对书的热爱。
本次读书分享会由信息组毕晓组长主持。共有5位老师参加了此次的分享活动,他们分别是音乐组的靳玉老师、体育组的胡俊舒老师、美术组的邱晓老师、科学组组长张慧老师和信息组的刘璐老师。
首先,是音乐组靳玉老师带来的题为《“双减”之下,更需守好“课堂”阵地》的关于《学校生活社会学》这本书的感悟。靳玉老师说,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关于学校生活的种种现象。作者从叙事的角度阐释了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这种视角直接触及到人的心灵,而且使得以往我们所接触到的枯燥的教育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教育学的研究需要新的方法,也非常需要新的气息。
接着,体育组胡俊舒老师带来了《沉思录》的读后感。胡老师说,当我第一次翻开《沉思录》时,我是有些惊讶的,因为满篇都是人生格言,如果放到今天恐怕就是“心灵鸡汤”了,可是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又怎会有这么多的赞誉呢?这应该是读者看过的第一本由一名帝王亲手写的书,里面没有治国之道,没有帝王心术。甚至尘世间一切俗的东西都没有。这本书里只有一名兼职帝王的哲学家的内心独白。《沉思录》所蕴含的哲理是广泛而深刻的,在我看来绝不是浅尝辄止可以完全体会的。在很多时候我也只是管中窥豹,可能换个角度也许会收获更多。我想这也正是温家宝总理读了100遍,还要天天读的原因吧。
美术组邱晓老师带来的书籍是《重新认识课堂》。邱老师说,课堂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伴随着问题的提出、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不断推进。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不过价值度有大有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都是有价值的好问题,是需要甄别和选择的,这也是体现老师教学意识、能力的地方。这些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是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还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我们要意识到,不出现问题,不等于学生没有问题。当老师真正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时,课堂会出现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从问题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疑惑。
科学组组长张慧老师带来的是题为《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的诊断与引导》的关于小学科学的专业书籍的分享。张老师从什么是学习策略、科学的学习策略有哪些以及策略概述问题透视策略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张老师说,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学生各自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间的彼此灵感,促进彼此构建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使每个学生表达出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敢于说,善于说。
最后,信息组刘璐老师带来了《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分享。刘老师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对所有的学生虽用一把尺子,而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使他们都有成就感、获得感,同时也要给予他们不同的压力和动力,使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进步。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这厚积薄发的冬日里,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深沉。
音乐组靳玉老师分享读书心得
体育组胡俊舒老师分享读书心得
美术组邱晓老师分享读书心得
科学组长张慧老师分享读书心得
信息组刘璐老师分享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