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突出学科特色 融合学生兴趣 金中河西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任你挑选

发布时间:2022-07-20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良好形式,一直深受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新高二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兵分五路,分别走进集成电路创新馆、东南大学建筑创新馆、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学院、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获得实践的感知与体悟、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增强自主探究的意愿和能力,为自己高中期间的社会大课堂学习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国之芯——集成电路创新馆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我国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全力支持并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跃升发展。近年来,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台积电、紫光存储、展讯、安谋、天水华天、ASML、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入驻。

同学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集成电路创新馆。在讲解老师的详细耐心的解说下,同学了解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终端等各个环节上下游的科普知识。

如今芯片已经渗透银行卡、手机、电脑……生活的每一处,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别看芯片小,小小芯片却价值不菲,目前集成电路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最大宗进口产品。华为芯片制裁事件,让同学深刻了解到独立自主的意义,以及解决芯片这个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性。


同学们细致观察这些半导体产业的明珠,与科普教具深度互动。

社会实践

一块不足1立方厘米见方的集成电路,要经历氧化-曝光—刻蚀—离子注入—退火—沉积—电镀—研磨—晶圆背面减薄—切片—封装——检测等多个步骤循环多次,才能从裸硅片变成芯片。

小小芯片里面存在着大大的世界,指甲盖大小的手机处理器,能集成上百亿个晶体管。走进芯片的微观万花世界,留下自己的精彩足迹。


参观结束之后,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大家学习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核心,如何更加高效地搜集资料,学习如何撰写出优质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


在集成电路创新馆丰富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同学们收获了集成电路主题的实践经历和前沿芯片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场馆颁发的社会实践证书。

 

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30年代的金陵女子大学家政系和医预科以及40年代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社会实践化学线的同学满含期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这个底蕴深厚的学院进行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老师从学校概况、学院历史、学院简介、研究成果、国内外合作情况五个方面对学院基本概况进行介绍。她通过学院定位、研究方向、学科介绍对学院特色进行讲解。她讲到,学院在微生物代谢工程、工业催化与转化、药品食品分析等方面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大家对这些细分的专业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学们走进大学实验室。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吸引着同学们的好奇心!

南师大老师和学生显现出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更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同学们专注学习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技巧,学习撰写优秀论文的技巧。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本次南师大社会实践所收获的经历和精神感悟,会像杜甫的诗句所言,“润物细无声”,将伴随着同学们的求学生涯,在学术的道路上发芽生长。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动物学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生物学科为江苏省优势特色学科。“植物学和动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进入全球ESI前1%。社会实践生物线的同学来到了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探索学术前沿的生命科学知识。

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中,有一座珍稀动物标本馆。这座我省面积最大、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动物标本馆,仅脊椎类的标本就有两万头。通过现场与标本实景教学,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讲解,仿佛经历一遍地球生物演变之路。

徜徉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感受大学学习氛围。

聆听南师大研究生老师讲授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课堂

生命科学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完美收官

 

东南大学建筑创新展示馆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科的发源地。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童寯教授和刘敦桢教授曾长期在此任教和主持工作。九十余年来,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众多建筑类高级人才。作为中国建筑、土木学科,可以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并列的高校,金中河西的同学慕名来到东南大学建筑创新馆进行社会实践。

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建筑发展史,解析现代化智慧设计、智慧施工和智慧建造的大土木学科,深入了解东大建筑学教授团队科研成果,了解他们为我国从建筑大国走向建筑强国提供的强大科技支撑。


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

从埃及金字塔到各类现代化建筑;从孔明锁、榫卯结构建造的中国特色建筑;从“师夷长技”到自主探索研发的系列工业化建筑体系;像组装乐高一样组装建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同学们饱览了建筑事业从外观到内部技术历经的变化,赞叹建筑大国成就,为中国建筑科技的发展感到骄傲。

研究性学习课堂

同学们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重要的内容认真记录下来,为同学们的认真点赞!

东大建筑学子用智慧将一砖一瓦筑起高楼大厦,今天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将成为金中河西同学们筑起自己学业大厦过程中意义非凡的砖瓦。

 

中国科举博物馆线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江南文化的中心之一,见证了江南士族的兴衰和科举制度的变迁。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现在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科举制度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科举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科举文化体验中心。

同学们走进中国科举博物馆,了解历史上中国选才制度的变迁,科举制度的渊源发展与中外影响,“为国选材,唯才是举”的文化内核,感受科举制度与士族兴衰的关联。体验千年科举“鱼龙变化”的奇妙,“金榜题名”的荣耀,江南士族的人文底蕴。


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

科举制度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历时逾千年。数不清的中国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以经史子集为本,以“学而优则仕”为纲,穷其一生,竭尽全力,换取仕途功名。科举之利弊,自有众人评说,然而它确实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其影响依然可以从当今高考等各类考试中窥见一斑。同学们仔细观看史料,加深对中国古代制度和文化的理解。

 

南京名人讲坛

 

南京可谓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帝王将相也有文人墨客。历史的创造离不开人,而南京文化的形成更离不开这些历史名人。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南京名人讲座,展示江南名仕的风采。

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汲取知识的营养,学习学术写作的技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江南贡院,历史上无数江南学子在这里奋笔疾书,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只为实现理想和抱负,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同学们在这里庄重得留下社会实践的足迹,立下自己的志向,奔向远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希望以本次社会实践为契机,使每个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中下一个学习阶段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