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9日,金陵河西教育集团全体教职工齐聚学校体育馆,共同参加“使命自觉·实践超越”新学期校本研训。现场大咖云集、名师荟萃,参会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感悟精神思想的力量和使命自觉的担当。
8月27日上午8点,新学期全体教职工校本研训正式开始,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建邺区委常委、副区长、河西新城管委会副主任伍洋,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吴坤明,金陵中学校长、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理事长孙夕礼出席研训,穆耕森校长主持研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对金中河西“立足校情,承接新时代教师发展愿景,明确发展方向进行顶层设计”开展教师校本研训给予充分肯定,并对“金中河西呈现全省优秀教师发展生动样态”表示期待。他提出,要在今后更加关注教师生命成长,唤醒教师精神生长,强化使命担当,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讲话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从三个方面对金中河西的教师研训给予肯定,“培训课程超越零打碎敲,走向系统建构;名师资源超越为我所有,走向为我所用;培养方式超越行政驱动,走向生命驱动。”他指出,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培根铸魂、能力重构,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建邺区委常委、副区长伍洋讲话
建邺区委常委、副区长伍洋对学校举办这样的高端研训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金陵河西教育集团以百年名校的底蕴阐释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给全区学校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希望金陵河西教育集团发挥好“集聚优势”,实现“名校集合”,立足“名校”,成就“名师”,打造区内特色品牌。
金陵中学校长、金陵河西理事长孙夕礼讲话
金陵中学校长、金陵河西理事长孙夕礼赞扬此次研训“贴合时代脉搏”“贴近育人实践”。他从四个方面对金陵河西教育集团的发展提出希望:回应当下关切、注重内涵建设、着力师生成长、聚合协同发展。期盼老师们自觉担当使命,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也期待金陵河西办成全市乃至全省的一流名校。
为期三天的研训,共分为三个板块:“时代的困境与启迪”“行动的支点与路径”“目标的思考与达成”。第一天高端引领,第二天聚焦实践,第三天回到现场。既有来自中国教科院、北师大、华师大顶尖教授的高位引领,也有国内一流学者、专家聚焦实践的思考行动,更有校长、老师们的新学期规划。
时代的困境与启迪
01薛二勇:《新时代教育的形式、挑战与任务》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师大京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薛二勇作了主题讲座——《新时代教育的形势、挑战与任务》。薛教授的报告启发每一位老师要具备政策素养,深刻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挑战与任务,实事求是,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扎根中国大地,做优秀的教育人。
02董云川:《教育的智慧》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云川教授以一位高校学者的视角看教育,启发我们,教育就是我们的生活,要超越功利,回到常识,怀着功德心、责任感和艺术感做教育。
03张华:《落实新课标,聚焦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华对新课标做了全面的解读,提出五大核心观点。分别是: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
04李政涛:《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标准与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以五个关键词表达了对“好课”标准的理解:实、清、细、深、融。期待每位老师以严谨的专业态度,精湛的专业能力,建构课堂对话,发展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
行动的支点与路径
05张晓东:《爱,一种教育的活的灵魂》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督学张晓东主任的报告真诚恳切,他告诉我们,教育之“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它重要而且珍贵,是一种天性,更是一种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自爱,才能给予学生爱的示范,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06郭文红:《家校协同助孩子健康成长》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郭文红老师通过一组校园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引导家长,共同帮助孩子成长。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理解教育规律,用适合教师、适合学生、适合家长的方式,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07李海林:《卓越教师的成长路径》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国培计划专员李海林作了主题讲座——《卓越教师的成长路径》。教师如何二次成长,李海林校长提出读书、反思、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育写作五个关键词。他期待每一位老师能积极构建专业成长的规划,清醒地认知不同阶段自身成长的特点和任务,以踏实的态度,迎难而上的决心,持久的努力,超越自己,实现自己。
08储冬生:《每一位教师都是富矿:教师职业幸福与学校品质提升》
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储冬生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老师们:要以积极的心态,要有所作为。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他的报告也启迪着老师,要敢于走出工作的舒适区,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缘。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有勇气的人。
研训现场
8位专家的报告,从不同角度呼应了研训主题:使命自觉与实践超越。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和理论的引领,又有翔实具体的实践指导。既是在基础教育之外看基础教育,更是在基础教育的现场做教育。既有关于教育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理想愿景,又有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怎么去做的操作细节。
目标的思考与达成
穆耕森校长作题为《聚势破困:以理性的精神抵达理想的境界》的新学期工作报告。他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破什么困?”“聚什么势?”“如何以理性的精神抵达理想的境界?”他期冀,全体金中河西人能以理性的精神,聚势破困,达成理念共融、经验共振、目标共识、行动共进、情感共鸣,推动金中河西向未来高品质学校不断向前迈进。
围绕着穆校长的主题报告,各学部分组开展研讨,细化落实方案。
各学部分组研讨
分组研讨后,各学部校长、中心主任作新学期工作报告。
01小学部工作交流
孙双金副校长作题为《质量·口碑·品牌》的工作报告
02初中部工作交流
戴蓉副校长作题为《追求本真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报告
03高中部工作交流
赵建宁副校长作题为《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工作报告
04国际部工作交流
马海峰副校长作题为《熠熠星辉路,扬帆正此时》的工作报告
05金陵中学附属初中工作交流
宋晴瑛书记作题为《用生态教育引领学校高位发展》的工作报告
06学生成长中心工作交流
缪涵蕊副主任作题为《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的工作报告
07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交流
王建副主任作题为《慢慢走向辽阔》的工作报告
08科教信息中心工作交流
朱学兴主任作题为《新起点·新高度》的工作报告
09后勤保障中心工作交流
李楠楠校长助理作题为《精微·精细·精神》的工作报告
暖心关照
研训会场内外,处处彰显着金中河西“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取向和“尊重人”的管理准则:一人一座的专属席卡、精致周到的茶歇点心、温暖贴心的会场服务……体现着对“人”的关照。
专属席卡
精致茶歇
新的教师餐厅也在本次会议中首次启用,雅致的环境给老师们带来美好的用餐体验。
新学期,新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愿每个金中河西人都能在平凡的教育生活里找到崇高的意义,彰显人生的价值标尺。都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任重道远的责任感、河西有我的使命感,向着更高更新目标“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