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规划成长中拾级而上,在发展建设中协同创新,在发展亮点中共融共赢。近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组织七场“相约名师”活动,学校教师与省内名师同课异构,共同砥砺教学技艺。
研讨活动纪实
注重立意多元性,提供思维方法
——初三语文同课异构
初中部张娇娇老师与鼓楼区学科带头人李猛老师共同执教《语境中辩关系显见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张娇娇老师的课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选择多样材料,抓住材料作文的内在逻辑,注重立意多元性,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并进行变式训练,同时课堂上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李猛老师的课真正将教方法转换成教思维,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为学生提供了四种思维方法:发散、聚焦、求同和辩证,课堂结构精巧,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拟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点评专家:杨友红
注重读写结合,搭建写作框架
——高三英语课同课异构
高中部梁春林老师和盐城市盐都区学科带头人时红才老师共同执教《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元素》。
两位老师利用中国文化这根线对高中所学相关内容进行串联复习,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后续的写作活动做了铺垫,对于阅读文本的处理方式实用且有效。一节课既有安静的思考,也有思维的碰撞;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
——点评专家:刘美琳
以学为本,生生互动
——七年级英语同课异构
初中部裴莉老师和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高翔老师共同执教《7B UNIT4 Integrated skills》。
这两节同课异构不是competition而是cooperation。
裴老师以任务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为背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整堂课以任务型教学方式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通过主题的拓展延伸注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巧而得法,活动一环扣一环,高潮迭起,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以致用。
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语境契合,有大局观,不是教书本,而是以书本教,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导入,学生兴趣浓,由学习课本的语言知识输入到延伸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出,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学会交际,学会做事。
——点评专家:黄莺
聚焦“双新”,变革课堂
——高三地理同课异构
高中部张慧老师与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唐长林老师共同执教《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两位老师重视教材基础知识梳理,整合问题分析思维结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板书设计清晰,很好地呈现了课堂内容。新课标新高考要重视课堂转型:由掌握什么向掌握后如何运用转变,由关注学科表达向关注学科分析转变,由重视表达结果向重视思维结构转变。
——点评专家:吴向军
基于“新课标”,探究学-练-赛-评一体化
——一年级体育同课异构
小学部陈娟老师与南京市江宁区体育学科带头人万兆丹老师共同执教《两脚依次跳绳》。
陈老师的课情境教学比较巧妙,有趣,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万老师自主学习的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位老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定教,不只关注技能,技能之外给学生有留存;更好地利用新课标,学-练-赛-评合理体现;关注课堂的运动负荷,跨学科学习,让体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点评专家:倪晨瑾
同课碰撞,异构精彩
——国高一英语同课异构
国际部杨莉莉老师与国际部赵炜懿老师共同执教八年级《UNLOCK3 UNIT6 Reading for writing》
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运用到了多模态的导入形式,用视频、图片、语篇等形式来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教师通过设置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一步步思考一步步深入探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专家:尚媛媛
寻找差异,成就个性
——五年级数学同课异构
小学部陈玲老师与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徐妍老师共同执教五年级《分数的意义》。
陈玲老师和徐妍老师讲授的《分数的意义》都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构建的机会,更关注到了小学阶段知识之间的关联与递进。要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点关键:重视教材理解的深度、教学支持学习的多元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点评专家:余夕凯
分组指导
全体教师分组接受专家指导。各小组气氛热烈,在敞亮的对话和思维的碰撞中,经历着丰富充实的研学之旅。
各小组热烈学习中
教师群体的境界格局和学问水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格局和水平。名师都是在课堂的锤炼中生长起来的,扎根课堂是教师成长最深刻的力量。让我们相互鼓励,彼此促进,在贴地行走的实践中,不断丰盈自我,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