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
更是育人方式。
学生不仅要获得批判思维、创造力,
更要学会关怀,学会负责,
培养同理心和道德力。
与他人建立有价值的连接,
更好地将“学知”“做事”“做人”联结起来,
培育综合能力。
成功立项
近日,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二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养项目名单,我校小学部申报的《使命性学习:基于“创想学习港”的项目化课程实践》成功立项。该项目凝聚着小学部全体师生的智慧,也是我校在2021年成功立项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后,获得的又一荣誉。
美丽盒子援助计划
去年10月,四年级开展了以“文具爱心之旅——美丽盒子援助计划”为主题的使命性学习实践,将爱物惜物的精神传递给大家。每班师生成立不同的合作小组,撰写《小学生失物调查报告》,设计创意十足的解决方案。
节省下来的文具被装进了“美丽盒子”里,寄给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棋盘井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孩子们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特别的交流,两地小朋友建立起了友谊之桥。
“长生果”阅读推广计划
为了在全校推广阅读,提高书吧的使用率,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长生果”书社阅读推广实践研究。4月6日,同学们围绕四大名著分别在三个书吧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手工作品、服装秀、说书表演、皮影表演……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点击视频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主题展示
“西游故事多传奇”主题展示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中埋”红楼梦主题展示
现场还邀请了各年级的小观众们观演,大家认真观看,积极讨论,严谨评分。展演虽然落幕,但是这场阅读旅程并没有结束,同学们将继续探索实践、推广古今中外文学的独特魅力。
校园环保“X”行动
六年级则以“环保节能,绿色生活”为宗旨进行使命性学习。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究和寒假中的延伸实践,同学们收获颇多,以此号召身边的人绿色生活,保护自然,实现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在3月底的结项实践中,各小组呈现出一本本个性化的案例手册,用画笔记录了自己研究的过程,用照片留下了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成果的展示带给我们惊喜不断,同学们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真正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往期成果
2022年上半年,原四五年级的同学们分别开展了“探路精灵——校园导航研发”和“你好,课间十分钟”两个项目实践研究。从开始的茫然,到一点点探索、研发,再到总结、成果展示,他们真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和小使命大担当的真谛。
四年级的“小工程师们”自发组织了产品发布会。11个小组带来的“产品”构思巧妙、功能新颖实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从数字沙盘到地标导航、从卡片式到指示牌、从小程序到服务型机器人,每一个都赢得了大家的赞叹和喝彩!
课间十分钟
五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为了丰富低年级小朋友课间活动内容,想出来怎样的妙招呢?“我们不一样”、“数字魔方”、“制作土电话”、“扔沙包”、“翻花绳”……种类繁多,惊喜不断。
召开集体会议,讨论方案
成果如何展示出来呢?老师、同学最终决定用展览的形式呈现。他们自己亲手进行板块的设定,内容的选择,图片的美化。每班两块展板,左边是一幅幅构图精美,图文并茂的成果总结报告;右边用来收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设计和创想的评价。
基于“创想学习港”的“使命性学习”,
将继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能力,
在“担当使命”的过程中,
体认自我的责任,丰富情感体验,
内化价值规范,增进社会参与。
更直接、更深度地
投入、参与到学习中,
进而实实在在地改变生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