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河西建校20周年之际,全体教职工拥有了一张“全家福”。时光被定格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在美好的初秋10月。
这张合影意义特别。
这定格的一刻成了金中河西历史的横截面,这张照片让我们回望时有了具象的注视点。
20 年来,一代代金中河西人,将根和魂深深地扎在这片沃土上。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挥洒出壮丽的篇章。
建校20周年领导班子合影
20年,教职工人数从建校之初的89人,到如今的700余人,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加入到金中河西的大家庭中:清华大学硕士、北京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中科院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布朗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法国鲁昂大学博士、剑桥大学硕士、牛津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学校已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宣部新华社《半月谈》专题报道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如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特级教师及市学科带头人占比3%,区骨干教师比例达30%,硕士、博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近30%。学校设有全省中小学首个博士工作站,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被评为省市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或优秀教育工作者。
江苏省中小学首个博士工作站
我校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金中河西始终坚信:教师成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让教师的发展走在前面,始终是我们的思考和行动的基点。学校着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和精神生长的厚度,去探索和践行教师成长的轨迹。
学校强调“三个用”的系统思考:用教师的智慧解决教师的问题、用尊重赢得尊重、用文化提升文化人。
学校营造互融互进的中外教师教学环境,打造文化交融的中外教师共同体,培育和输送更多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健雅诚仁 未来胜任”的国际化人才。
今天,让我们从天南地北聚集在这片天空之下的,不只是因缘际会的缘分,更是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对学校环境的喜爱、对学校荣誉的珍视、对学校发展的期待。
感谢那些曾经与我们一同走过一段时光的人。金中河西的历史,有你们的参与、书写。
更感谢此时此刻仍与我们并肩而战、携手前行的所有人。金中河西的未来,由我们一起去开拓、创造。
我们欣慰和感动于,每个教师都在充满温情的河西校园里,收获丰硕的人生果实。
20年,不只是“人丁兴旺”,金中河西正在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
深厚的办学底蕴。金中河西秉承百年老校金陵中学办学文化,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以“人本价值、一体融合、未来生态”为发展战略,以“健雅诚仁未来胜任”为育人目标,推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高中“四位一体”整合发展,以系统的力量打造“河西教育卓越体”。
具身的课程实践。在“三维三阶”的整体课程体系下,学校增强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在实施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趣味性。打造更多精品、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被激发的机会,成全学生个性自由成长。
精彩的学生活动。我们致力于让学校生活成为一段与美相遇的旅程,并以此确立和体现办学的价值。每个河西学子,在这里,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塑造品格、留下回忆,彰显成长的无限可能,实现“未来胜任”核心素养的自信表达。
温暖的关顾体系。在这里,师生之间彼此成全,关系中的人平等而彼此观照,形成了一个美好的教育生态,学生能够尽情呼吸和成长。
融通的成长空间。学校创设融合性的成长平台,让学生之间生动自在地交往合作,成为展示十二年一贯制一体优势的风景线。
……
它正在成为一所理想中的学校:
校园大气却又不失雅致。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有一种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的冲动。
空间、课程与技术充分融合,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学校建立起开放、健康、安全的教育数字生态。
行走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师生都是淡定的、从容的、自信的,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读书人的品相和气质。
学校课程非常丰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选择性。学生无比怀念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离开母校后,他们会非常留恋这所学校。
向着理想而行,我们亦收获累累果实。
学校收获了“首届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单位”、“江苏省物型课程基地建设示范学校”、“江苏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江苏省师德师风宣传先进学校”等国家、省级重要荣誉。
越来越多的学生站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全球数学竞赛金奖、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冠军、全国击剑锦标赛冠军……所有从金中河西走出去的学子,都带着一份对母校美好的回忆,带着一种能力和素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校友们在世界各地绽放光芒:外交部、文旅部科教司、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科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只要提起母校,“金中河西人”都会回忆隽永,感慨万千,母校是他们永远的心灵故乡。
穿越20年的芬芳,眺望无穷的远方。
金中河西今天及未来的样子,取决于每一位教职工,也取决于每一位河西学子、每一位家长。
通往未来的路上,感谢有你们,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