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6日,江苏省心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小学心理健康促进:为成长奠基让梦想飞扬”,为期三天,包括开幕式、主题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特色学校展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论文报告、工作坊、闭幕式8个部分。来自全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教师近200人参加会议。
9月15日的开幕式由学校心理专委会主任任其平主持,出席嘉宾有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邓铸,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吴坤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特级教师、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夏春娣,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党委书记、校长穆耕森和副校长倪庆荣。邓铸理事长肯定了学校心理专委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出的贡献,成为全省中小学心育工作者建立专业联系的纽带。吴坤明局长强调基础教育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夏春娣特级教师提出了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阅己、越己、悦己”三大方向。
主题报告引领和启发教育实践的理性开展
15日上午,邓铸教授的报告《走到前台去——教育变革中心理教师的使命和任务》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正云教授的报告《专业规范系统协调——共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颇受与会者欢迎。邓教授指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要聚焦目标、认清使命和任务,唯有改革才有出路。李正云教授以专业、规范、协调三个维度用案例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16日上午,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为大家带来《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报告。报告从父母教养角色、教养方式、教养行为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层层深入阐述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影响。淮阴师范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方向学科带头人陈世民教授带来了《父母教养投入的组合类型及其青少年情绪幸福关系:潜在剖面分析》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特色学校展示分学段有序开展
15日下午进行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特色学校展示活动。
小学会场分享交流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小学心理教师张舒文主持,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潘月俊点评。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小学部陈卉老师、常州市勤业小学丁岚老师、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朱兆娣老师分别带来主题为《我能行》《微笑面对挫折》《失败了,我不怕》的展示课,为大家呈现了生动、优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
特色学校展示环节主要分享了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特色做法。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张薇老师以《让童心润泽,为成长赋能》为主题、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吕迎老师以《家长成长学院,助力儿童快乐生长的行动》为主题、南京市浦口区沿江小学郭娟老师以《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为主题,向大家详细展示了学校心育文化的打造及实践工作的策划与开展。
初中会场分享交流由南京市建邺区莲花实验学校初中部心理老师朱蕾主持,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赵世俊点评。
我校缪涵蕊老师、常州外国语学校杨蓉老师、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管以东老师分别以《爱的沟通练习》《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爱要怎么说出口》为主题,呈现了同一主题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三节心理健康活动课。
会前和会中6个工作坊提升教师心理辅导技能
会前工作坊由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三位老师实施,分别为夏倩老师的《萨提亚治疗模式下的沟通策略》体验式讲座、李建军老师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创伤:特点及干预》讲座和赵兆老师的《叙事取向的学校心育》互动讲座。
会中工作坊由江苏爱聆健康心理研究院孙志富和刘慧、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潘月俊、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岚等四位老师来实施,他们分别做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引导式心理课堂教学与实施》《演绎家庭故事,促进儿童成长》等专题工作坊。
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凸显家校协同实效
我校倪庆荣副校长应邀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特色构建》为主题做了经验分享,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特色构建离不开一个机制、两个转型、三个坚持,要在实践中提升,在思考中前行。
闭幕式上,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许红敏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成效与意义。学术年会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创造学习新知识,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模式的平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专业化、个性化起到支持作用。适逢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希望学校专委会能够成为中小学校心育工作的业务促进单位和亲切的“娘家人”,能够满足所需、助力专业成长,共同为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贡献。
会前,还召开了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