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走进北京大学!“名师计划”第二期暨“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研修

发布时间:2024-04-15

未名湖畔 博雅塔下

2024411—414

我校名师计划培养第二期

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研修班

在北京大学参与学术进修

70位老师聆听五场专家讲座

参观2所全国著名中学

徜徉燕园 沉潜治学

 

开班仪式 研修启航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书记庄德水对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办学成绩表示肯定,为我们介绍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对各位老师来北大教育学院进行交流和学习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党委书记、校长穆耕森发表讲话,感谢北京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为老师们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回忆二十多年前与北大的故事,并对此次研学提出三点希望:一、珍惜机会;二、知行合一;三、自我打开。希望各位学员在神圣的北大从师问道,满载而归,把在北大收获的激情、爱意和美好感受,渗透到未来的辽阔空间,抵达教育的理想境界,成为时代发展、未来胜任的好教师。

 

学员代表高中部刘奕捷老师感谢学校为老师们提供的北大研学之旅,非常期待接下来学习活动,代表全体老师表示会不断内化成长,心怀感恩,倍加珍惜学习时光,互助互学,共赢共进,收获喜悦!

 

专家讲座 实践引领

 

01

《山水——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白巍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山水——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讲座。白教授以宋代著名山水画画家范宽、郭熙的经典作品为例,通过分析绘画技法及表现意境,与老师们分享了画家的创造感悟及其作品中的生命态度。观山则情满于山,望水则情溢于水。山水以形媚道,画山水亦是画人生。

 

0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创新》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汪琼教授带来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创新》的讲座。汪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背景、概念内涵、典型案例、教育变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指出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智慧教育重构是未来教育变革所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核心,教师素养及创新意识是关键。

 

03

《形成性评价的原理》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教授的主题讲座《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儒雅善思,鞭辟入里,不断引导老师们在课堂互动中,重新梳理学习的概念、形成性评价的要素以及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原则等,深入分析了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

 

04《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杨虎带来了《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的讲座。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变迁、一塔湖图"和新旧并存。兼容并包,淡泊明志,沉潜治学,谦逊低调是北大外未名的风度;胸怀天下,耿介伟岸,特立独行,锐意进取是北大内博雅的气量。

 

05

蜘蛛蚂蚁蜜蜂

——课程改革后的价值演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以《蜘蛛蚂蚁蜜蜂”——课程改革后的价值演变》为题,围绕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从学校教育的减负谈到义务教育的双减。认为新课标更期望教师能够在判断与慎思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教育,教育要让学生真正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讲座现场积极互动

 

学员认真聆听

 

名校访学 交流对话

 

 “名师计划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成员走进北京市一零一中,在一零一中校领导和五位老师的热情接待下,老师们对学校进行了深度观摩学习。一零一中副校长程丽做了《面向未来的生态国际教育》的报告。报告中,老师们了解到了一零一中的发展历史、依据学校生态环境让教育自然的发生以及一零一中国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付丽娟,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指出:教育场域中,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课题,需基于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校本研修关注视频案例、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探询创新性校本研修学习方式,进一步探索高质量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老师们还走进了北京市八一学校,学校党委牛震云书记带领团队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所名校的风采。在此过程中,老师们深入了解了八一学校的红色建校史,观看了热火朝天的体育节,参观了学校独具特色的选修课:服装设计、泥塑设计、烹饪美食、木工金属等。学生的作品让老师赞不绝口。八一学校是根植于红色精神,秉承继往开来,开拓无前的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的品质公民为使命的一所现代化历史名校。

 

学有所思 交流所得

 

小学部陈霞燕

三天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我在白教授的娓娓道来中,看到中国山水画的气象万千;在汪教授的理性中,我理解了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充分意识到AI的真实到来;秦教授帮我重新定义了学习的概念,并教会我学习如何使用行程性评价方式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杨院长风趣幽默的报告,也让我领略了外未名、内博雅北大气质

 

初中部李安娜

感恩学校领导们,短短三天的学习,听了5位北大教授的讲座,参观了2所北京重点学校,无论是教授,还是教师,他们专业的风范和自由的气息深深感染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也要思考,我是谁,我为谁培养人,我要怎么样培养人,学生能从我身上学到些什么。今后,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高中部侯燕红

五位教授的讲座,两所学校的参观,既有教育理论的引领,又有教学现场的实证,令人难忘。在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和课程改革后的价值演变的审视中,我们思考智能时代教育的定位;在对山水和山水画的审美品鉴和对北大风物及人文精神的剖析中,我们感受到外未名而内博雅的北大精神。

 

国际高中张宏钰

这三天在北大的学习经历于我而言有三个唤醒作用。第一个唤醒的是我作为学生的幸福;第二个唤醒的是我对青春的记忆;第三个唤醒的我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追求。我感到既幸福又幸运,作为一个中年老师,还可以选择在路上:在观照内心,觉知当下的路上;在沉潜治学,拒绝平庸的路上;在默默地奔跑与攀登,寂静地成长壮大的路上。

 

时光正好,美好的故事还在延续。

有担当的金中河西人,

在博雅塔下打开,

未名湖畔沉淀,

进而在教育生活里把所学转化成智,

与学生一起胜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