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浙江大学72小时“教育取经记”:解码未来课堂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02

金陵河西“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第二期暨“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研修班近日前往浙江大学进行专业研习。95位教师在浙大精心设计的课程中,深入了解到数字化时代未来教育需要一系列转变与行动。“中国人工智能小镇”的现场教学,也让老师们深刻体会到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的知行哲学。

 

 

点击视频回顾精彩瞬间

 

开班仪式 研修启动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穆耕森首先代表学校向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鼎力支持致以诚挚谢意。随后,他以杭州与浙大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引经据典地指出:城市因人文积淀而生动,学府因精神传承而璀璨。在这座浸润着江南文脉的千年古城中,我们得以走进浙江大学这所底蕴深厚的学术殿堂,沉浸式体验“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最后,穆校长强调,此次研修机会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以“空杯心态”虚心求教,以浙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系统学习精心设计的课程中,深入探索教育数字化与未来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变革积蓄智慧与力量。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科研与合作办公室主任、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陈红玉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本概况。陈主任希望各位老师能借助本次培训,学有所获,主动作为,积极进取,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研修中心主任李春秋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本次开班仪式的主要流程、培训内容以及形式安排,并希望老师们都能以兢兢业业、用心用情的态度,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加强学习研究,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作出更大贡献。

 

名家讲座 赋能当下

浙江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厉晓华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发展》的讲座。厉教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他指出,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实现个性化学习,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还能辅助教师进行智能备课、智能批改作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有望与教育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与公平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盛群力教授带来了题为《面向学习迁移的课堂教学革新》的讲座。盛教授的讲座深入且富有前瞻性,他阐释了学习迁移是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强调了其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为促进学习迁移,盛教授提出课堂教学革新路径:教师应聚焦新课型设计,选择、组织、整合教学内容,还需注重策略教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这场讲座为老师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浙江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周跃良院长带来了题为《AI时代教师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的讲座。周院长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AI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他指出,在AI时代,教师角色正发生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能力培养者与人机协作协调者。教师不仅需要构建新能力结构,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此外,周院长还为教师能力培养提供路径,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开展教学实践,以适应AI时代教育需求。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王森副主任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等)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讲座。王主任的讲座充满激情、干货满满,他先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原理与特点,接着着重介绍Deepseek,展示它在教学资源生成、学情分析上的应用,如精准匹配学生学习状况,给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等。王主任还结合多学科案例,阐述如何借助这些技术打造互动性强、高效的创新课堂,鼓励教师积极运用,提升教学质量。

 

现场互动交流

 

学员认真学习

 

现场教学 智启未来

“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第二期暨“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来到中国人工智能小镇参与现场教学。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是中国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园区”,布局智能制造、机器人、5G通信技术等,培育出强脑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集中基金及投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

 

 

浙大科技园管委会佟鑫老师重点分享了“杭州六小龙”在杭州发展的逻辑及创新,团队成员还重点参观了位于小镇中的杭州国际石墨烯博览馆,感受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突破。

 

 

参观互动

 

学习心得

在浙大的学习充实而富有挑战。我深入学习并探究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例如智能批改、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还有AI助力阅读、写作教学的实践案例。这些学习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启发我探索语文教学与AI的深度融合,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供新思路。

——小学部 邓程元老师

 

此次浙大研修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革新浪潮的澎湃之力。厉晓华教授启发我看见虚实交融的智慧课堂蓝图;盛群力教授启示我课堂应转向能力孵化;周跃良院长警醒我重构“育人匠心”与“科技思维”的双翼;王森博士印证了生成式AI赋能精准教学的现实路径。此次研修如拨云见日,既点燃了我拥抱变革的热情,也坚定了我“以智启智,以心育心”的教育信仰。

——初中部 毕爱枝老师

 

春暖花开,时节烂漫,踏入浙大的那一刻,一场知识与思想的奇妙旅程悄然开启。AI 技术为教学智能化转型带来无限可能。作为未来胜任教师,我们不仅要成为 AI 与教学融合的开拓者,更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这次学习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前行,在创建科技特色高中之路上更有底气和方向!

——高中部 郁惠老师

 

此次研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访人工智能小镇通过佟鑫老师介绍杭州六小龙的成长路径,凸显了校企协同、真实场景驱动的教育价值。此外,小镇集聚前沿项目与高端研发机构,为学校搭建实践平台、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资源支撑,启发教师要勇于打破课堂边界,让技术教学创新赋能。

——国际部 高姗老师

 

 

浙大求是之光,照亮创新之路。

在本次无比宝贵的研修旅程中,

教育智慧如西湖涟漪层层荡开,

滋养每位团队成员的专业成长。

期待大家热情汲取浙大先进理念,

以创造性的育人实践赋能学生成长,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有”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