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公开课
首先由金陵河西学校徐婷老师带来 《探索 “知识图谱” 的来路与前途》。课堂伊始,徐老师以《长安三万里》动画片段为引,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关系网络切入,巧妙抛出 “知识如何被结构化表示” 的问题,瞬间点燃学生思考热情。
课上,徐老师清晰拆解知识图谱的 “实体、属性、关系” 三要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精准识别并提取 “三元组”;实践环节更是让课堂 “活”了起来 —— 学生们借助 SmartKG 平台,亲手将表格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知识图谱,实时见证 “数据变图谱” 的神奇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安为伟老师带来《知识图谱 —— 探秘社团招新 AI 答疑系统》。安老师以 “学校社团招新” 这一学生熟悉的真实场景为切入点,让学生化身 “AI 系统构建者”,并指导学生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三元组,构建知识图谱,并体验AI答疑系统。学生在提问与反思中,思考图谱的局限与优化路径,完成从建模到伦理反思的项目闭环。
河西外国语学校杨璟钰老师以《从标签到互联:你的职业推荐系统》开启教学。杨老师从“职业标签”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提取三元组并区分类别,使用在线工具生成可视化图谱。学生通过职业推荐系统的体验,分析推荐逻辑,探讨如何扩展图谱以提升精准度。
南京市第九中学戴沁余老师带来《用知识图谱解读〈红楼梦〉》,上演了一场 “信息技术 + 语文” 的跨学科盛宴。戴老师以“贾宝玉与贾琏的关系”引发思考,学生分组从文本中抽取人物与关系,构建小型图谱,并对比通用AI与图谱增强AI在回答复杂问题时的差异,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
深度评课研讨
公开课结束后,两场热烈的评课研讨同步开展,专家与老师们各抒己见,为本次教研活动注入更多思想火花。
会场一由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王晓蛇老师和南京市第一中学余晓珺老师两位老师进行评课。王老师指出,徐婷老师的课“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技术高度”。余老师强调两节课虽风格类型不一,均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系统思维。
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王晓蛇老师
南京市第一中学余晓珺老师
会场二的研讨由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张悦老师主持,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任昕老师、河西外国语学校贾征老师、南京市第九中学李立祥老师进行评课。诸位老师一致认为,杨璟钰和戴沁余老师的课均注重情境创设与跨学科融合,体现了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多样形态与应用潜力。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任昕老师
南京市第九中学李立祥老师
专家引领
主持人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李楠楠副校长
活动最后,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田武奎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逐步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四位老师的课各有侧重,或重文化传承,或重系统构建,或重伦理思考,充分展现了“知识图谱”教学的多维可能性。他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知识图谱与其他AI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向更深、更广、更实的方向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
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
宝贵的教学案例
也为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实践
积累了丰富经验
金陵河西学校将继续
携手全市教师
共绘智能教育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