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美国波士顿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巴奈特先生访问我校,与我校签署STEM课程合作意向书,并受聘担任我校STEM课程顾问。
迈克尔·巴奈特教授曾获卡内基高等教育基金会马萨诸塞州年度“最佳教授”称号,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首席研究员,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客座教授。2015年被选为美国“下一代教育计划”顾问之一,前往白宫,参加美国总统奥巴马主持的教育会议,成为奥巴马的座上客。
22日上午7时许,迈克尔·巴奈特教授一行3人受邀到达我校。7:45在录播教室为我校国际部高一(6)班的同学上了一节“设计电动机”的物理课。教授讲解精到,现场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电动机。接着,迈克尔·巴奈特教授又为我校STEM项目教师团队以及全校物理、化学教师开设一节STEM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讲座。为促进交流,上午10时,我校国际部端木丹丹老师上了一节化学观摩课。整堂课上,迈克尔·巴奈特教授一直认真听讲。
课堂观摩交流结束,11时在我校二楼会议室,举行了STEM课程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我校校级领导、学部及处室主任、STEM项目教师团队及众多的媒体记者参加了签字仪式。迈克尔·巴奈特教授说,此次合作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让美国学生也学习中国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促进双方教师互相深入地了解。教授表示,非常愿意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STEM教学项目提供帮助。朱焱校长对迈克尔·巴奈特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说,我校一直践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STEM的理念是一致的,双方合作非常有缘分,可进行课程互融、教师互派、学生互访合作。
媒体记者现场采访了迈克尔·巴奈特教授。记者问:中美课堂及学生有什么不同?迈克尔·巴奈特教授说,在美国的课堂里,老师更注重让学生理解知识背后的目的、原因,注重知识的运用;同时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的科学课堂让学生更明白知识本身,中国的孩子对内容、数据等记得更清楚,对彼此之间的联系掌握得稍弱一些”。记者问:您认为中国的科学课堂怎样设计?教授说,要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同时要很自然地将工程学、化学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准备、思考。记者问:您认为怎样有效地促进探究性学习?教授说,跨学科之间有个交叉点,要让学生找到它;设计好的问题,搭一个脚手架;学生问到好的问题,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记者就开设STEM课程的意义和想法,采访朱焱校长。朱校长说,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将从国际部开始STEM课程,同步在小学、普通高中阶段尝试开设该课程。STEM课程是一种素养教育,我们会将它纳入到各个学段的课程体系中,进到金中河西的每一个学生我们都希望为他们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今年暑期,金中河西分校首批STEM课程的学生有可能到波士顿学院体验纯美式教学。朱校长透露,金中河西分校引入STEM课程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条升学通道,学习STEM课程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修的数理化学分将被加拿大教育部认可。
朱焱校长代表学校,迈克尔·巴奈特教授代表美国波士顿学院Innovation in Urban Science Education科学实验室,就STEM教学项目合作事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朱焱校长聘请迈克尔·巴奈特教授担任我校STEM项目、创课空间的顾问和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