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我校成功举办第二届读书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0-12-19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也许我们永远不能百分百地预知未来,但我们今天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将塑造着未来学习、未来学校可能的样子。1218日,我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加了未来学习新样态读书报告会。

朝向未来的温暖心灵和关键能力

未来是辽阔的想象,也是温暖的坚守。小学部何昕、方婷、刘玉祺、高月四位年轻老师,从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三部曲开始谈起,谈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明了教师对儿童的爱和理解,仍是未来学习的起点。在谈到《今天创造明天的学校》一书的阅读体会时,高月老师联系自己10月份在“高品质论坛”中执教的科学课,评述了格兰奇小学的课程和教学的创新。

小学部读书分享现场

更好地设计·更好地学习

1998年,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并提出了有意义的指导框架和详细的设计步骤。初中部以“一位新老师的教学困惑”引出了四位老师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的阅读对话。

初中部读书分享现场

深度学习如何得以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高中部教师发展处带领全体老师深入学习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一书。刘奕捷、杨阳、田甜和张慧四位年轻老师,在交流中谈到了开启“深度学习”有六把钥匙,即:公平与信任、尊重与关切、专业与规范、有趣与多样、发现真问题、激发成就感。

高中部读书分享现场

引领学生成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未来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教师的“给予”,而是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自我的设计和建构。国际部马孟宇、吴雨抒、刘畅、张威四位老师共同阅读了三本书,分别为《未来学校》、《为未来而教》和《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

国际部读书分享现场

在交流中,老师们认为:“面对未来,不是像建造地基扎实的楼房一样培养我们的孩子,而是要让他们像灵活的帐篷一样,有能力适应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老师们结合阅读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会思考、懂表达、能行动是学生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前提。我们需要构建开放型、情境化的课程,探索合作型、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完善形成性、多元化的学业评估。

专家点评

《江苏教育》杂志副主编蒋保华先生在点评中,对报告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通过本场读书报告会,看到了教育的本来和本源,也欣喜地看到了教育未来可能的积极的姿态。金中河西的教师们拥有宁静的心境和气象,经由阅读,正呈现出站立的姿态、思考的姿态、创新的姿态。

蒋保华先生认为,读书是教师对专业身份的确认,我们需要养育专业学术之智,综合统筹之智、开拓创新之智,要有开放包容之心,尊重道德之心。阅读是对话,是打破,更是一个“超拔”的过程。期待金中河西的老师们,都能成为优秀的阅读者,从浪漫走向精准,从精准走向贯通,不断促进知识的迭代、思维的进阶,生命的增值,走向更加辽阔的意义世界。

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读书是本源性的进修,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读书是文化根基,凝练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愿景,读书是深刻的文化力量将引领我们抵达更明亮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