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1年暑假读书笔记获奖结果

发布时间:2021-11-02
序号 学部 姓名 题目 奖项
1 小学部 邱明莉 卷入其中的学习——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一等奖
2 小学部 许珊 搭仪式桥梁  绘金色童年 一等奖
3 小学部 李朋 读《<精读指导举隅>前言》有感——以第二学段语文课前预习指导为例 一等奖
4 小学部 吴婕 课堂的改变源自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一等奖
5 小学部 钱权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一等奖
6 小学部 张维燕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一等奖
7 小学部 陈玲 “高手教师”的长成——读《高手教师》有感 一等奖
8 小学部 朱颖 提升教师情感  增强教师魅力——《做一名高情商教师》读后感 一等奖
9 小学部 宋雯姬 高效融合:绘本与主教材语音板块的教学实践——读戈向红〈小学英语高效教学〉有感 一等奖
10 小学部 朱琦娜 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一等奖
11 小学部 康楚仪 《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 一等奖
12 小学部 刘昕敏 建构真实课堂 让学习真实发生 一等奖
13 小学部 代佳佳 《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读书心得 一等奖
14 小学部 胡俊舒 《沉思录》读书笔记 一等奖
15 小学部 梁宁 问题导向式学习在科学概念教学中的思考 一等奖
16 小学部 方荻 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情绪、学习与脑》读后感 二等奖
17 小学部 胡梦晨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珍惜孩子的内心 二等奖
18 小学部 杨筱婉 “下水作文”——《叶圣陶语文论文集》读后感 二等奖
19 小学部 戴丽娜 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二等奖
20 小学部 濮春兰 立德树人,美育化人——培养小学生优秀的品质 二等奖
21 小学部 吴隽妍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之花——教是为了不教》 二等奖
22 小学部 周礼华 好习惯的培养——书的力量 二等奖
23 小学部 何昕 说出想法“很安全”——阿曼达给我的思考 二等奖
24 小学部 张剑知 用心也要用情——《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读书笔记 二等奖
25 小学部 曾敏敏 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透——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二等奖
26 小学部 夏婷 《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读书心得 二等奖
27 小学部 刘凤婷 读《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心得体会 二等奖
28 小学部 钟雨晨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二等奖
29 小学部 刘慧 《重新认识课堂》——寻变 二等奖
30 小学部 张艳 春风化雨,育人无声——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二等奖
31 小学部 张春燕 用爱浇灌每一颗心灵——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心得体会 二等奖
32 小学部 祁慧 知其所以然,方能行久远 ——读《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有感 二等奖
33 小学部 陈洁 随处闪耀的人生智慧  可以指引我们每一个——读《穷查理宝典》有感 二等奖
34 小学部 程旻 挑战不可能——读《坚持——如何教好具有挑战性的学生》 二等奖
35 小学部 陈义 《做一名高情商教师》读后感 二等奖
36 小学部 王荣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二等奖
37 小学部 郑阳 听课之道 悟课有道 二等奖
38 小学部 夏成君 《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的读后感 二等奖
39 小学部 王瑶琪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二等奖
40 小学部 刘丽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二等奖
41 小学部 靳玉 “双减”之下更需守好课题“阵地” 二等奖
42 小学部 陈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二等奖
43 小学部 邱晓 理想课堂的模样——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二等奖
44 小学部 陈雪蕊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二等奖
45 小学部 高月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二等奖
46 小学部 陈霞燕 巧用图式教学 优化评价方式 二等奖
47 小学部 秦月 学生应该留下什么 三等奖
48 小学部 夏正银 教育戏剧在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初探——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三等奖
49 小学部 黄海燕 把自主还给每一个孩子——《给较深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三等奖
50 小学部 余洁 《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读后感 三等奖
51 小学部 王琰 触摸语言 细致阅读——以四上第八单元教材解读为例谈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三等奖
52 小学部 王艳 悦纳学生唤醒美好——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三等奖
53 小学部 胡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三等奖
54 小学部 周娇 语文课堂中的“懒惰”智慧——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三等奖
55 小学部 王雅洁 语文教学中通往“不教”的探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带给教育的启迪 三等奖
56 小学部 顾馨 论纳兰性德的人生悲剧——读〈饮水词笺校〉有感 三等奖
57 小学部 王唱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三等奖
58 小学部 许茜 爱需要技巧 三等奖
59 小学部 李苏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读后感 三等奖
60 小学部 万超 浅谈作文教学与《叶圣陶教育文集》 三等奖
61 小学部 王雪 你轻轻地读,我静静地听——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有感 三等奖
62 小学部 王文丽 责任在左 爱心在右——读《做新时代的合格班主任》 三等奖
63 小学部 尹文婷 桑供春蚕,花引蜜蜂——读《教师怎样与家长有效沟通》有感 三等奖
64 小学部 杨莹莹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三等奖
65 小学部 赵田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三等奖
66 小学部 李林 《史记的读法》读书笔记 三等奖
67 小学部 朱雪华 初心 童心 爱心 耐心——读《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孩子》有感 三等奖
68 小学部 柳传韬 建构真实课堂  让学习真正发生——读贲友林老师《重新认识课堂》心得体会 三等奖
69 小学部 郑莉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三等奖
70 小学部 陈着 耐心和坚持,胜过激烈和狂热——读《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有感 三等奖
71 小学部 李喆慧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心得 三等奖
72 小学部 张淑颖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三等奖
73 小学部 何田田 读贲友林老师《重新认识课堂》心得体会 三等奖
74 小学部 戴经安冉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三等奖
75 小学部 季蓓蓓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 三等奖
76 小学部 曹悦 《重新理解教师责任 重塑新时代课堂》——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三等奖
77 小学部 周芳芳 《认知天性》读后感 三等奖
78 小学部 管林虹 在学校生活的镜像中自我审视——读《学校生活社会学》 三等奖
79 小学部 魏云 《情绪、学习与脑》读后感 三等奖
80 小学部 于倩云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读后感 三等奖
81 小学部 刘媛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三等奖
82 小学部 夏雪 《追风筝的人》的主人翁情感过程分析 三等奖
83 小学部 邱好妮 《儿童立场》读后感 三等奖
84 小学部 曹兆磊 《做微时代的教师》——读书笔记 三等奖
85 小学部 柯光宝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构建》读书笔记 三等奖
86 小学部 赵鹤媛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三等奖
87 小学部 孙斌 漫谈《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寻找 三等奖
88 小学部 孙琳 让德育“活”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三等奖
89 小学部 刘璐 《沉思录》读后感 三等奖
90 小学部 仝丽萍 《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 三等奖
91 小学部 张慧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三等奖
92 小学部 胡丹丹 《医学的温度》读后感 三等奖
93 初中部 钱亮 未来•本来——读《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有感 一等奖
94 初中部 高菲 《宝贝,宝贝》读后感 一等奖
95 初中部 李安娜 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意义 一等奖
96 初中部 熊海媚 《不断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一等奖
97 初中部 仇玉林 《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读后感 一等奖
98 初中部 李奕行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一等奖
99 初中部 孟莲 读《做不抱怨的教师》 一等奖
100 初中部 曹琰 读《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后感 二等奖
101 初中部 刘苹 她为什么不说话 二等奖
102 初中部 姚晓双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二等奖
103 初中部 陈金燕 读《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后感 二等奖
104 初中部 孟赛男 读《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二等奖
105 初中部 康馨悦 养成习惯的技巧 二等奖
106 初中部 钱燕 语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等奖
107 初中部 窦可嘉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 二等奖
108 初中部 韩洁琦 遵循自然,让生命舒展——读《发现孩子》有感 二等奖
109 初中部 席望 学习是释放心灵——《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读书有感 二等奖
110 初中部 罗杰 《何谓文化》读后感 二等奖
111 初中部 翁燕飞 探求抵达学生心里的路径 二等奖
112 初中部 国出墙 有效教学,教师成长的基石 二等奖
113 初中部 吴金金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二等奖
114 初中部 周飞 《史记的读法》读后有感 三等奖
115 初中部 贾莎莉 追求质朴和真实的课堂 三等奖
116 初中部 张胤慧 遇见,美好——读《学校会伤人》有感 三等奖
117 初中部 周燕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三等奖
118 初中部 朱伟华 概念为本 任务驱动 三等奖
119 初中部 韩丽红 读《父母:挑战》有感 三等奖
120 初中部 张莉 《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读后感 三等奖
121 初中部 徐翠 让你的原则简单又基本——《沉思录》读后感 三等奖
122 初中部 杨俊杰 读《史记的读法》有感 三等奖
123 初中部 王璐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的一点感想 三等奖
124 初中部 毕爱枝 接受普通,成就平凡——读余华《活着》有感 三等奖
125 初中部 包云霞 打破,重建,蜕变 三等奖
126 初中部 滕丽娜 《核心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读后感 三等奖
127 初中部 徐国保 读《评课最需要什么》后感 三等奖
128 初中部 谌宁晨 《以教学打开生命》读后感 三等奖
129 初中部 张雅青 读懂一本书 三等奖
130 初中部 桂佰芝 重新建构课堂 让学习更好发生 三等奖
131 初中部 欧莉莉 读《世界很大,幸好有你》有感 三等奖
132 初中部 郝敏 让教育回归人性,让教育回归本真 三等奖
133 初中部 韩美 读《教海漫记》有感 三等奖
134 初中部 裴莉 忠于信仰,坚守敦煌的“苦行僧” 三等奖
135 高中部 吴旖旎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读《学校在窗外》心得体会 一等奖
136 高中部 黄宇 为构建理想的课堂而努力——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一等奖
137 高中部 田甜 拥抱幸福 一等奖
138 高中部  孙琳 缓慢坚定 重拾时间——《白说》读后有感 二等奖
139 高中部 王艳 读叶圣陶先生《稻草人》有感 二等奖
140 高中部 张旖旎 读《学校生活社会学》有感 二等奖
141 高中部 刘奕婕 一切尽在言语中——读《教育的语言力》有感 二等奖
142 高中部 王建 用心理学智慧提升教师工作效 二等奖
143 高中部 杨阳 《沉思录》读书笔记 三等奖
144 高中部 翟小龙 《觉醒年代》读后感 三等奖
145 高中部 蔡燕凤 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三等奖
146 高中部 王佳旭 《沉思录》读书心得 三等奖
147 高中部 梁春林 《准备》读后感 三等奖
148 高中部 吴英杰 了解之同情——评《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和西学背景》 三等奖
149 高中部 蒋小燕 构建真实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三等奖
150 高中部 叶圆圆 教育,为了人类的明天——《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三等奖
151 国际部 李玉姨 做面向未来的新教师——读《为未来而教》有感 一等奖
152 国际部 丁昊 问题学生——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读《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有感 一等奖
153 国际部 郭思宁 做真诚的合作伙伴——读《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有感 一等奖
154 国际部 徐苏琬 因材施教用心用情——读《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有感 一等奖
155 国际部 刘畅 读《医学的温度》悟教育的关怀 一等奖
156 国际部 李笑翌 《穿越撒哈拉》读后感 一等奖
157 国际部 刘菊 读《人间值得》有感 二等奖
158 国际部 郝艳 读贲友林的《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二等奖
159 国际部 陆欣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二等奖
160 国际部 万祖娟 那些花儿开的灿烂——读《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有感 二等奖
161 国际部 张威 什么才是课堂该有的模样?——读贲友林《重新认识课堂》之思 二等奖
162 国际部 张敏慧 读《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读后感 二等奖
163 国际部 谢雯奕 《沉思录》读后感 二等奖
164 国际部 孙英杰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读《漫长的告别》有感 二等奖
165 国际部 左苏 认识《史记》——读《史记的读法》有感 二等奖
166 国际部 张清和 基于概念结构,走向核心素养——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对项目化活动设计的启发 二等奖
167 国际部 张育歌 读《可怕的两岁》有感 二等奖
168 国际部 陈兆霞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读书笔记 二等奖
169 国际部 鲍静 珍惜当下 感恩拥有——读《围城》有感 二等奖
170 国际部 张寒 读《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有感 二等奖
171 国际部 戴慧敏 从目标为本走向概念为本——-《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 三等奖
172 国际部 林卓智 《君主论》读书笔记论马基雅维利为“政治脏手”的正名 三等奖
173 国际部 王心怡 《重新认识课堂》读后感 三等奖
174 国际部 董海琪 用心做教育——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三等奖
175 国际部 梁雨菲 《医学的温度》读后感 三等奖
176 国际部 周燕 去自主,去探索,去研究——读《有效教学》后感 三等奖
177 国际部 张晓丹 《给教师的40堂培训课》读后感 三等奖
178 国际部 赵炜懿 雷马屏峨,弦歌不辍——读《巨流河》有感 三等奖
179 国际部 张笑野 《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三等奖
180 国际部 张宏钰 卓越与朴素的教育——《田园牧歌·苏格兰小学教育的生态与细节》读书笔记 三等奖
181 国际部 杨莉莉 教师的“别有用心” 三等奖
182 国际部 夏梦薇 《激发学习动机》读后感 三等奖
183 国际部 张雯雯 向上,而不是向北 三等奖
184 国际部 许航 《坚持-如何教那些最具挑战性的学生》读后感 三等奖
185 国际部 王玉茹 你点亮的记忆,能照亮学生的路 三等奖
186 国际部 杨雪藜 与最具挑战性的学生共创校园生活 三等奖
187 校务办 糜梦逸 小小垃圾背后的“润物细无声” 一等奖
188 教学保障中心 邹鑫 《沉思录》读后感 二等奖
189 教学保障中心 杨海滨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三等奖
190 学生成长中心 窦豆 如何让“儿童自我状态”的家长先成长起来——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一等奖
191 学生成长中心 王艳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二等奖
192 学生成长中心 刘厚文 读《医学的温度》有感 二等奖
193 学生成长中心 丁文婧 学会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三等奖
194 学生成长中心 韩瑞 棋道——读《棋王》有感 三等奖
195 学生成长中心 李亚楠 《此生只为守护敦煌——常书鸿传》读后感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