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育歌
今年的春节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丝不平凡,“铁链女”的新闻一经爆出,瞬间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广大网友的一再质疑,而在这些质疑里,最让大家震惊的就是在现代社会,在经济如此发达的区域,居然有“被铁链拴住的女子。在后续的爆料中,大家发现,原来这样的事情在当地非常常见,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讨论,在一些地方居然还有很多人认为买卖女性用来当作繁衍后代的工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当地的男性群体中。这才是让人感到更可怕的地方。而且实际上,即使到了今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女性依然是可以买卖的。虽然我们迫切要求实现男女平等,但是实现女孩与男孩之间的平等,并让女孩们充分发挥潜力的奋斗之路却很漫长。
所以这激起了我对男性的成长之路探求的欲望。而且家有男宝,他的成长之路虽然缓慢,但男性群体的成长大约都有其相似之处,所以便寻来《养育男孩》这本书进行探索。在这本书里作者从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睾丸激素,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父亲应该做些什么,母亲与儿子,培养健康的性,学校教育改革,男孩与运动,社会的挑战这几个方面论述了男性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以及学校教育改革这两个章节。
在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这个章节中,作者提出男性成长的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第二阶段为6-13岁,第三阶段为从14岁到成年。而在三个阶段中分别需要不同的人群给予着重关注。在6岁之前的时间里,他们是属于母亲的,父母需要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塑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这一阶段也必须是温馨的。而第二阶段,男孩需要在父亲的引导下形成善良的品行,父亲必须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孩子必要的技能。而在第三个阶段,男孩需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这就需要成熟男性的引导,不一定必须是自己的父亲,也可以是自己的男性老师,也可以是其他的男性亲属。
而我的孩子正处在第一阶段,目前他所有的行为都表现出了他本身非常需要母亲或者奶奶等女性角色给予他足够多的关注,但一旦离开妈妈和奶奶,他其实可以在爸爸和爷爷的带领下玩地更开心更洒脱。而同时,爸爸和爷爷的存在对他而言也意味着一种纪律,因为往往更严厉的是爸爸而非妈妈,他会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在爸爸那里收获批评,但也会在道歉之后在妈妈这里收获安慰,这两种情绪的夹杂促使他更喜欢和妈妈待在一起而不是爸爸,但很明显,爸爸对于第一阶段的他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我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或者以后可能成为什么样,在我现在带的班级里,我看到了诸多不同的答案。我现在带的班级里共有9名男生,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而在这些行为背后也都有完全不一样的家庭。A同学妈妈焦虑而高压,爸爸几乎不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A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形成了沉默寡言不爱讲话的性格,但有时候又想暗戳戳的做一些父母和老师都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相比于在家,A同学彷佛在学校感觉更加轻松一些。B同学妈妈非常通情达理,B同学到现在为止还有一股小孩子的天真气息,但这样的气息正是他这个年纪的其他男孩所缺少的,他可以把学校里的所有事情都毫无保留地讲给自己的妈妈听,再听取妈妈的意见和建议,而妈妈也非常开明,往往可以给予他很多合理的建议,这无疑说明在这位同学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和家庭给予了他无限多的宽容和关爱,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这样的孩子往往也过得比较开心和容易满足。C同学是一个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深刻思考的孩子,他总能在同一件事情中想到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内涵,而在学校里他往往是乖乖的,却把最坏的情绪都发泄给了自己的妈妈,后来经过调查得知,从他小时候开始,他的爸爸都是只在每周末回家一次,而妈妈平时既要唱红脸立规矩,又要唱白脸安抚他的心情,很明显,他这种割裂的情绪状态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看了这么多孩子在第三个阶段的表现,让我每每想起他们现在的样子,都会倒推回去他们在小时候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长大的,而推论结果往往与现实大差不差。当然这些推论也让我引以为戒,用在我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去。而我是一位女教师,在对待这些男孩子的行为和教导上,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个正面的男性的引导,但事实是在现在的学校中,出于职业发展和收入等诸多因素,大部分老师都是女性教师,与文中叙述的学校教育改革中需要引入更多的男性老师的不谋而合,现实学校中确实需要引入更多的男性老师针对孩子们的不同性别来给予他们更多适合他们的教育。男性的行为榜样对于男孩儿而言异常重要,因为行为榜样本身已经成了人类进化过程的一个特征,在人们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而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有足够多优秀的男性教师,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从自身开始吸收他们的一系列技巧、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榜样本身不一定是大英雄,只要平易近人,孩子喜欢就可以,而男性教师无疑在这里面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其他章节中讲到的男孩与运动以及男孩注意力缺陷障碍等问题,也是现在所面临的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现代学校,大部分为了统一方便管理,也为了孩子们每天都能有足够多的精力来完成在校一天的学业,要求所有学生午休已经课间不要奔跑打闹等等,但由于男孩天性使然,在班主任工作中,对男孩和女孩一起强调这些事情,往往女孩可以一次记住,但是男孩却几乎需要每天强调,虽然我可以理解他们精力旺盛,天性好动,但也只能统一管理,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但也反映出男女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一面件,也许在更加讲究科学合理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在学校管理中会更加注重不同性别的差异,会有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的管理方案出现。
希望我的男孩子们都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