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我幸福

发布时间:2016-01-12

黄海燕

曾经最爱墨香,曾经为书疯狂。小时候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静静地、悄悄地,独享那份甜蜜的读书时光。那份满足,那份惬意,那份幸福,至今难以难怀!

阅读,让人变得高雅、文明;阅读,让人变得高尚、明理;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人类的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一部文明史便是一部阅读史。

捧一本自己喜欢的或精致或朴实或风趣或厚重的书,用双手抚摸,用眼睛阅读,用心灵感应。这时,世上万物仿佛已经隐褪,我屏住呼吸,调动心灵的所有感觉,全身心地融进作家意识的河流,进入一个崭新鲜活的天地。

纵观我以往的阅读,总是习惯把阅读的时间放在夜里,放在窗帘拉上、台灯打开之后的书房,这就是我常说的所谓“夜读”了。不是吗?这个时候的夜色很美,美在迷蒙,美在含蓄,美在静谧。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我把自己交给书本,全身心沉浸在书本中的世界。当我阅读得有些时间了,就会起身把灯关了,扯开两尺窗帘,在洒满皎洁月光的窗前伫立。有时,我索性闭上双眼,任由思绪的野马尽情奔跑在茫茫无际的天宇……

随着岁月的流逝,看书变成了一件光明正大的事,购买书籍也更加随心所欲了。可是,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中的烦心事越来越多,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爱读书的人相信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爱它就会想它,想它就会千方百计地与它约会——停留在那个只有我与书的美好时光里。

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 总会有的。在飞快的生活节奏中, 在繁忙的工作中, 从烦心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挤出时间来与书为伴。

1、化零为整凑时间

要想成为时间的富有者, 首先要学会化零为整, 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和“零碎布头”拼凑起来, 充分利用。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任何时间, 即便只有五六分钟, 也得正用, 一样也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 就是有聪明才智, 也不会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时间无论怎么紧, 在等车、理发、做饭、哄孩子中挤出三五分钟时间还是可能的。

2、设法简化生活, 腾出空余时间。

一个有志于求知上进的人, 一般不沉醉于繁琐的生活, 也不热衷于迎来送往。作家端木蕻良, 曾有贴诗谢客的佳话, 为的是杜绝来客的无谓干扰。居里夫人为了腾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她尽量缩短搞卫生的时间。这些名人之所以采取这些办法, 不是不要友情, 而是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 这对我们当代年轻人来说, 其精神是值得效仿的。当今的世界五彩缤纷,面对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保持三省吾身的清醒,把丰富的课余生活与书为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3、善于利用假日, 巧妙安排时间

作为教师,节假日比较多。合理利用、巧妙安排,这样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精心阅读。经典名著、潮流小说、文学作品、教育理论等等,我都拿来细细品读。读书让我坐上乌篷船,在宁静清幽的江南小镇、狭长的水道上,伴着清风悠然地摇曳;读书让我在一个和煦的午后,牵着温情的手,在一片金灿灿的油菜地里,缓然穿行;读书又像在看一场经典的电影,以文字为银幕,欣赏扣人心弦的精彩场面;读书让我明理,与大师对话。工作中的一些困惑,生活中的迷茫,都在书籍中找到了答案。

阅读,作为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要求自己每夜阅读一小时。我常说,如果一天不阅读,外表就是长得再好看,心灵也会变丑,会在某天早晨变成一只“镀了白铜的元宝”。

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使人心理健康,读书可以使人心态平衡,读书可以使生活滋润,读书可以使人生潇洒。作家王开林曾在文章中写到:“在高处,一个人最容易与历史会合,也最容易与自己会合。”而品味书韵就如在高处。不仅如此,我们只有在仰望时,才能与那些横绝天际的背影相逢,烟熏茶煮,畅谈人生。

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读书吧,朋友可能会离去,书却是你我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能让人永葆精彩!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天地,书中有着不朽的精神,尽管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书却不变。

阅读让我永远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