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爱的拥抱

发布时间:2023-04-07

                                       文/小学部 语文 李  婧

假期中看了吕丽老师的《做幸福的班主任》一书,深有感触。由此我也联想到穆校长对于老师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一”。这“三个一”指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微笑,给孩子一个拥抱,说一句鼓励孩子的话。结合这两者,让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一、从陌生到拥抱,用仪式感传递满满爱的力量。

提到“爱的拥抱”,最早我是在一个视频中看到的,一所国外的幼儿园中,每天早上老师们都会站在自己的班级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班级门口上挂了一个指示牌,上面有几张图片,分别是挥手、拥抱、亲吻、击掌。每一个孩子都会在进班前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式和他的老师打个招呼,他们有的问好,有的握手,有的拥抱,每一个孩子都欢天喜地的用喜欢的方式打招呼,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进班之前的小游戏。联想到好多幼儿园每天早上上演的一场母子离别的深情大戏,我深有感触。于是我想把这件事试着在班级中开展起来。我第一次在早晨会中提出来时,很多学生都不敢相信,觉得我只是这么一说;也有一部分学生很兴奋,跃跃欲试。甚至有几个孩子下了课还追着我问:明天早上我真的可以和你握手吗?你真的会抱我吗?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站在教室门口,热情的和每一个孩子打招呼,他们有的怯生生的伸出手,有的试探性的轻轻抱着我,而我就一直笑着配合他们每一个。和他们每一个拥抱或握手的时候我都会加上一句话:你今天的红领巾真鲜艳,你的发型真酷,或者是你今天看起来真有精神。我偷偷的观察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变化,发现他们表面平静的笑脸里有藏不住的惊喜和激动。

一个早晨下来,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用他喜欢的方式和我打了招呼,当我在上课铃响后走进班级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比平时还要灿烂的笑脸,那一节语文课上得特别顺畅,孩子们特别配合,上课发言也比平时积极多了。几天下来,我们渐渐形成了默契,每天早上我都会在班级门口迎接孩子们,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拥抱和握手的方式,只有一个小朋友每天只是看我一眼就低头走进了班级。她叫苏心,是我们班一个非常内向的小姑娘,说话时细声细气的,如果你不仔细听,都听不出她在说什么。课堂上也从不举手发言,就算喊到她也是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肯多说。我想内向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对周围的坏境和人不熟悉才会有紧张感,于是我抓住每天早上问好的机会,每一次不等她走到面前,我就会先走过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说上一句,类似:今天来的真早,你今天的头花真好看等等。刚开始时每一次她都显得有些紧张,但我发现她回到座位上后都是偷偷的笑,我想她应该是喜欢这种问候方式的,只是自己太内向,不好意思表现出来。一两个星期下来,我发现苏心来的越来越早了,在每一次我们拥抱的时候她也会轻轻的回抱我一下,慢慢的我们俩越来越熟悉。三年下来苏心早就不是那个见到老师红着脸不敢说话的小姑娘了,现在每天早晨都是她满面笑容的来拥抱我。这一改变也让她交到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上课时我也尽然能看到她主动举手要求发言。我想这都是拥抱的力量吧!

现在每天早上的问候是我们开启新的一天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班级中。

这些生活中的小小仪式感充满了我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每一次竞选,每一次比赛,每一次图书角换新书,每一个节日,每一场大精灵讲坛,每一次春秋游,每一次学校活动,我都尽量让那个孩子们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同时也传递出了爱的力量。

二、从批评到鼓励,把真诚的话语传进稚嫩的心田。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受到外界激励就会产生兴奋,产生向上奋进的欲望;而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抑制,丧失信心。少年儿童的一生是在鼓励中成长的。因此,我们的家长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对孩子要多做积极的鼓励,少做消极的批评,才能使孩子时时在充满信心和希望中成长。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求我们要具备一定的素养,要学会鼓励的艺术”。

    我觉得鼓励就是把真诚的话语传进孩子稚嫩的心田。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被鼓励别表扬的一面。在校期间我们可以和学生有大量的相处时间,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那么假期中怎么办呢?我想到的方法是写信。这个班从二年级孩子们能自主识字以后,每学期的开学前我都会给他们写一封信,信里有开学前的准备安排,有新学期的展望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鼓励和肯定。现在他们已经习惯在开学前等我的一封信,我也很喜欢这种古老而亲切的交流方式。我相信这些真诚的话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三、从漠视到积极,让家长参与才能事半功倍。

其实家长和学生一样也是需要培养的,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爸妈,尤其是小学生的爸妈更是难上加难。面对繁琐的课后作业,学校活动,他们也常常一头雾水,疲于应付。所以,在我接班的第一天起,我就会把我的想法,计划先和家委会成员沟通,让他们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但我发现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家委会的家长们非常配合,但其他家长的热情逐渐褪去,越来越不积极了。不仅仅是活动,甚至是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不甚关心。所以我从语文学习入手,在抓书写质量关时就充分的调动了家长的参与度。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表扬,更是对家长们努力付出的回报,这样一来家长们就更加配合我的工作,更加愿意在书写上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有了参与学习这方面的经验之后,我发现班级搞活动时,参与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了,他们渴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表现,尤其是平时学习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其实更渴望在学习以外的领域能看到自家孩子的身影。所以我会找到各种机会,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几次露脸的机会。在我的电脑里存了这样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了从一年级到现在每一个孩子拿过的奖项,参与过的活动以及露脸的次数。这样就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到每一个孩子,也不会疏忽了某一个。这样做激发了家长对孩子的信心,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家长参与才能事半功倍。

这些都是我在班级管理中一直尝试在做的几件小事,这些事中有许多其实都是从有经验的班主任中学习来的。从这些事中我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认可和家长的支持,我得到了很多帮助。我相信,每个班都有极其出色优秀的孩子,每个班也都有稀奇古怪的“奇葩”,我们不能保证把每一个都教好,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和学生一起努力,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