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兔之眼》书评

发布时间:2015-03-10

余洁

《兔之眼》甫一面世,就获得了诸多荣誉:1975年获“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1978年荣获有儿童文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特别优秀奖;1979年获第一届山本有三纪念“路傍之石”文学奖。

翻开《兔之眼》的扉页,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们的善良,照亮所有人脚下的路,引领人们走向未来,这太阳般的闪亮的希望,不论多么不幸的人都能够拥有。总有一天,我要写出这样的故事。”说这段话的人做到了,《兔之眼》呈现的正是一片赤子之心。它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纯真的善,一种执着的善,一种不掺杂质的善,这种善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借用卡勒德·胡赛尼的一句话来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这种信仰需要有人膜拜,更需要有人传播,这个人,就是灰谷健次郎。

灰谷健次郎在做了17年老师之后,忽然有一天说:“我辞职不做老师了。从今天开始,变成一个普通的大叔。”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决然离开?原因一是教育制度的压迫,更重要的是哥哥自杀和母亲去世的双重打击。灰谷先生彷徨、压抑,难以找到生活的动力,于是他选择流浪,而恰是孩子的热情、善良对他进行了心灵的救赎,让他重获希望。

《兔之眼》也描绘了一群孩子,但他们是生活在垃圾站的边缘少年、问题少年,尤以苍蝇男孩铁三为代表:他豢养苍蝇、从不吭声、从不读书写字、偶尔发怒就咬人。这种怪异到让人恐惧的男孩是否还有善,即使有善又如何发掘?《兔之眼》围绕着以苍蝇男孩为代表的垃圾站孩子展开,因为问题孩子的特殊性,他们压抑已久的善一旦被发掘,就具有更耀眼的光芒。

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

像铁三这样的怪孩子,更需要擦拭心灵的灰尘,获得善良的认可,而打开他心门的是一位爱哭鼻子,却有着执着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小谷老师。苍蝇男孩铁三与小谷老师的死结结于苍蝇也解于苍蝇:由误会——不解——劝说——攻击——几近放弃——尝试理解——真正理解——给予帮助——鼓励——紧握双手,他们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路。小谷老师几经波折,却最终没有放弃,把铁三培育成“苍蝇博士”。“为你,千千万万遍”,为孩子,遭受怎样的打击,都会在挫折中成长。当铁三最终写到“也喜欢小谷老师”的时候,相信任何一个陪他们走过这段历程的人,都会泪水决堤。孩子喃喃细语中的感谢、眼波流转中的感恩,流淌出来的是多么纯净的善。“为你,千千万万遍”,为关爱自己的人,付出多大的回报,都会毫不计较。当这种善的品质被发掘,更被鼓励、放大的时候,在逆境中,他们“哪怕浑身泥泞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兔之眼》虽是小说,但“故事的对话和语调全都活生生地传达到身上”,“让人感到故事的真实性”。因为真诚,因为人性,所以感动。读着某些章节,我们会时而欣欣微笑,时而泪流满面。例如《乌鸦的储蓄》一章,垃圾站的孩子探望同伴,送去的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被人废弃的东西,可他们给的“都是自己珍惜的东西,含着真心实意啊”。《美奈子的值日生》一章,6岁的孩子在照顾智障儿美奈子时,说了这样的话:“我的本子,被美奈子撕坏了,可是我不生气。课本被撕坏了我也不生气。铅笔盒还有橡皮擦被拿走了,我也不生气。我不生气,我们一起玩电车游戏;因为不生气,我喜欢上了美奈子,只要喜欢上了美奈子,即使被添了麻烦,也只会觉得她很可爱。”没有修饰的话语,却又说出了某种大智慧,可以让人自己发掘、体悟。《红色鸡雏》一章,当小谷老师家被盗,垃圾站的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带来慰问金,却“对小偷没有一句责难的话,只是一心挂念着小谷老师的安危”。因为有爱,因为有善,孩子们可以“为你,千千万万遍”。

灰谷健次郎用温柔的兔之眼,用自己一片赤子之心耕耘了善的土壤,让问题孩子掩埋在黑暗下的善的种子得以破土、发芽,并结出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童心,甚至于用这种晶莹闪亮的光芒也照亮了他人的黑暗,点亮了尚未被发掘的善良之心。《老鼠与帆船》《鸽子与大海》《人生足离别》《苍蝇博士的研究》《小游击队员们》《背叛》《流星》……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颗颗执着的心灵,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伴随着时光一年一年影响着好几代人,他的笔就是生命的张力,就是心灵的热力。

一如后记中的谦逊,灰谷健次郎在面对读者赞许的时候,也总是说“对不住”“过意不去”,也许他的心中也秉持着这样的信仰:“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