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抹花香

发布时间:2015-04-06

朱永梅

一个午后,风和日丽,我信手翻看《扬子晚报》,翻到“繁星”那版,被一篇文章吸引。

《冬天的树》是一篇散文,读罢,便喜欢了。再一看作者:(盐城)丁立梅,瞬间觉得亲切。再读,不禁为她细腻的文笔和干净的语言所打动。百度来看,眼前跳出她的简介和微博。这一页一页的文字,将她和她的文章送至我的面前,不甚喜。

我一向偏爱纸质的书,觉得那一页页纸上,编排的不止是文字,更富有感情。看电子版的文章,我总没有感觉。于是,到书店,淘来她的书,放进自己的书橱里,才觉得过了瘾。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她的散文集,浅咖啡色封面,上面飘着几片花瓣——是玫瑰吧,粉色的,安静质朴。上面写道:“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读了,欣欣然。可不是么?就像我因一篇文章,就记住了她一样,记住了这朵花的香了。

于是,午后,清晨,夜晚,每有时间,都会与她相约。我的心,我的人,一直沉浸在这香里,不能自拔。这香,并不浓烈,像轻曼的月光,细腻而明净,温暖地包裹着你,温润着你的心。

她的散文,细腻!没错的,就是细腻!亲情与爱情,这样厚重的人生课题,在她的散文里,不过是那轻摇的小扇和幕布后不说话的小木偶。然而,你却能从那些看似平静的叙述里,读到浓得化不开的情,和对这尘世发自内心的爱恋。因为这份爱恋,她总能欣喜地感受着生活中时时处处的“小欢喜”“小确幸”,也因为这份爱恋,她笔下,一草一花总关情,一声一色皆有意!你看,那枚小小的贺卡上,开着的是纯真的感情,流转的却是那些美好的年华。一张张的贺卡上渐行渐远,让人无限留恋。再看,人家院墙上趴着的那丛蔷薇,不起眼的一朵、两朵,其实是生活里,带给快乐,又盛载着你童年记忆的那些人和物啊!他们如蔷薇一般,淡淡笑,却让你看到了人生的最好状态——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听听,那《追风的女儿》,音乐里,分明看到了她们无怨无悔地爱着,追着,纵使低到尘埃里,也是欢喜的,如那个才情绝美的女子——张爱玲,不就是追风的女儿里,最让人唏嘘不止的一个么?

她的散文,温暖!她笔下,绝没有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有的只是那些活在生活中的人们。女人王如花,丈夫瘫痪,儿子入狱,却爱笑。那笑声,朗朗的,叮叮当当,如金属相扣。更如春晖,温暖着一个家,让人心生明媚。她坚信“只要人在,日子会好起来的”,这份坚韧和乐观,让人动容。于是,她天天笑着,笑声感染着每一个遇见的人。让人暖暖的,一如冬日的阳光。她笔下,绝没有那些奇花异草,有的只是院墙上,野地里,随处可生可长的花草。扁豆花,貌不惊人,她写。且落且开,无人问津,她却写出了从容与淡定,那一弯弯的绿月亮似的扁豆,照亮了人们的心,生生不息。就连那些淘来的盘子里,也盛着满满的幸福,盛装着寻常的婚姻,传递着温暖与美好。写人也好,也景也罢,她的文章总是如春风般,暖着你的心。常听说:文字是有温度的。那么她的文字应该是37度吧,舒适而妥帖。生活里的种种美好与幸福,那些不经意的“小欢喜”,如小溪般,流淌着,跳跃着,温润着你的心。

她的散文,清新!单看这书名,一阵清香的风扑面而来,醉了。再看目录吧,《掌心化雪》《槐花深一寸》《猫叹气》……这题目,着迷了吧。那一篇篇文章,更让人痴啊!她的文章语言清新,文字干净,淡雅活泼,似荷叶上滚动的水珠,那么轻盈地跳跃着,那样的温馨与芬芳,入眼入心。她不喜长句,多用短语,平常的词语,一经她的组合排列立刻灵动起来,丰润起来。野菊,她这样写:“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全力地盛开着。”那一朵朵清丽的小黄菊,立刻跳入眼帘,再也挥不去了。这样的句子信手一拈,成串,如茉莉花,带着晨露,清香扑鼻。

女人如花,她是什么花呢?没见她写牡丹,大约是因它太过华贵。这个江南女子,隽秀内敛,清丽如茉莉,朴素如那扁豆花,在院墙内外,且开且落,不张扬。

她爱音乐,爱用音乐煮文字,却不见她写《命运》, 许是那琴声太过铿锵吧。她喜欢笛,喜欢箫,喜欢埙,喜欢一切婉转清扬的曲子。一如她的人吧,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岁月静好。

真想,重返校园,做一回她的学生。她戴着她喜欢的玛瑙镯子,披着她喜欢的围巾,往台前一站,就成一道不俗的风景。如果,再听她讲讲诗经里的那些情事,讲词韵曲风,那又是怎么样一种感受呢?我想象不出,但一定很享受,很惬意吧。

可是,时间一去永不返。那么,做好现在的自己吧。

那天,微雨中,去坐车,路上躺着一片粉色的花瓣,初看,像百合。越往前越多,一棵树下,满地是。抬头看,竟然开了一树,挤在一起,朵朵向上,分明是海棠呀! 一树花开,一树春深,春天已悄然来临,飘在心间的那抹香,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