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息中心/朱学兴
在南京市教育局、建邺区教育局等部门的关心下,我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以智慧校园创建为契机,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使得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学校中、高考成绩进入了全市第一方阵。
一年来,我校的智慧校园创建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扎实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度落实到位,资金保障及时。
早在2016年初,学校就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成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创建学校后,学校专门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致分工。数次召开会议讨论并确定了基于我校实际的智慧校园创建方案,在市区汇报时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为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以科教信息中心为牵头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基于网络和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并印制成册,保障了智慧校园在今后一段时间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创建资金上,学校2016年预算300万元、2017年预算700万元用于智慧校园建设,仅创想空间建设就有近200万元的投入。同时将更多的经费用于教学设备更新、教学平台系统建设和教师培训、奖励,仅今年高考奖励即达150万元。
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环境
我校是12年一贯制的民办体制学校,各年龄段教学特征不一样,我们有针对性地创建各自不同的智慧环境。
硬件环境方面,小学全部配备互动一体机、国际部教室全部配备高密度的H3C无线和iPad教学终端,初高中建成了供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智慧教室、STEAM专用教室和虚拟实验室。
软件环境方面,初中部购置科大讯飞智学网,进行有效的阅卷、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学科资源推送;高中部购置全通王阅卷分析系统,科学评估教学质量;国际部购置pylons课程教学,与国际接轨。
另外,学校还建设有电子互动班牌、常态化录播系统、物联管控系统、门禁系统、智慧种植、智慧养稙系统等,智慧校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真正实现了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一线教学、贯彻科学育人思想的目标。
三、提档升级,精细化管理,建成实用为主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2004年自建了OA办公系统,使用多年,在许多功能上已跟不上学校的发展。在本次创建过程中,我们在原来基础上提档升级,建成了学校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了基础数据平台,能基于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如:日常的常规护导、设备日常报修、学生和老师过程性的资料收集、日常事务的处理等。
开通了学校官方微信,周均发布微信6.2篇,目前已有关注人群1.4万,成为学校宣传的主阵地。
建设了基于微信端的腾讯智慧校园平台,真正实现了移动办公、移动教研和即时通信。
新建了师生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就餐消费、购物消费、图书借阅、进出校园等方面做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特别是在就餐消费上,我们做到了不仅能查询消费记录,还能查询消费明细,为后期学生饮食结构和健康体质的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一所收集学生真实饮食情况记录的平台系统。
学校与移动合作,利用和教育平台免费为家长提供及时短信,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利用腾讯智慧校园实现家校实时互动,实现了家校全方位互通。
学校与科大讯飞签订智学网合作协议,与上海复兰科技签定智慧教与学平台,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精准推送学习资源的平台。
学校与学科网签订协议,将教学资源全面打通,建成学校资源平台,个性化推送学科资源,老师上传和下载资源量已达26TB。
四、推进教学改革,多形式、全学科开展智慧教学研究。
学校借创建智慧校园的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
1. 从教师培训入手,先后组织了希沃授课助手、微课宝、智课堂、复兰互动课堂教学平台、互动屏操作、资源平台使用、网上阅卷试卷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做到了全员参与培训。
2. 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200多人次。分批次组织老师们参加了上海STEM+教育峰会、全国智慧教育展会、宁波智慧课堂教学、无锡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淮安江苏省前瞻性重大课题现场展示会、北京智慧教育展会等。
3. 开展智慧教学研讨。一年来,开设智慧教学研究课、公开课近100节,涉及语、数、外、化、物、生、政、地、史、信等各学科,已经探索出一条智慧教学新模式。如习题课主要采用学乐堂平台、新授课主要采用希沃授课助手、综合课主要采用复兰互动课堂平台等,有的是先教后学、有的先学后教、有的现教现学。利用智慧课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在今年全省、全区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进行了很好展示。
4. 引进大数据分析诊断教学质量。学校所有考试或测试均采用网上阅卷,通过全通王阅卷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目前与智学网无缝对接,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学生错题集。
五、 运用STEM教育理念,搭建学生的创想空间
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空间,学校投入近200万元,运用STEM教育理念,以课程为先导,以共建模式为策略,搭建了1100平方米的创想空间。它以课程为引领,基于项目实施,搭建学生合作学习空间,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开展活动。目前已开设的课程有比特实验(物联网)课程、梦想5C课程、创新思维课程、三模制作课程、机器人课程等,正在建设的课程有VR教学课程、3D打印课程、无人机飞行课程、图形智慧创意仪编程课程、PowerTech 仿生机器人课程等。学校采用兴趣班、社团、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参与的年级段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参与的学生已经达到2000多人。在整个课程实践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创建工作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的创建工作,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品质,2017年学校在中考、高考中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取得市区各项表彰。学校先后成为了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示范校、江苏省科学与人文物型基地、江苏省STEM教育首批试点学校、江苏省2016-2020科普教育基地等,被评为了南京市“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先进单位、江苏省STEM教育优秀学校,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示范学校。
学校先后组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大会分会场、江苏省课程改革基地现场会、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推进会、南京市智慧校园高级研修班、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等活动。
智慧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学校将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总结一年来的创建得失,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转变入手,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提前实现学校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把学校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