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成君
夏:大家好,想必你们都关注到我们手上捧着的两盆绿萝。很普通,也很不一般。普通是因为随处可见,说不一般,是因为它们是从垂死的边缘,被我们抢救回来的生命。就是在今年夏天,我们新建的书吧里,骄阳暴晒,这两颗被大家遗忘的绿萝奄奄一息了,是在一个下午,老师们正在布置二楼的六一书吧,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当时的温度一定有40度以上,粘贴、悬挂、搬运,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正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了瘫在角落里的这两盆绿萝,耷拉着脑袋,叶片泛黄,生命垂暮。这个时候,有个同事说“我们带她回教室吧,给它浇点水。”尽管大家很累,手上还拿着很多工具,最终我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将它捧了回来,给它浇水,扶正姿态,看着绿萝尽情汲取着水分,心里既在怀疑,它还能活吗?也在欣慰,有了我们的呵护………
第二天,当我们来到教室的时候,我们看到窗台上的两盆绿油油的绿萝,生命盎然,所有的叶子都神气活现地立了起来,我们惊喜极了,迫不及待的拍了这张照片。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我想正是这样的关注、关爱和给予,才收获了这样的一片绿色,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孔令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我们都是一片平凡的绿叶。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蜜月可以改期,但新楼的布置不能耽误”接受记者采访时周亮老师这样说……把婚礼安排在暑假,本就是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可这个假期又很特殊,新楼的建成,需要美术老师参与进来,一边是准备婚礼的忙碌,一边是同事们加班加点的文化布置,时间不等人,周亮老师在举办完婚礼仪式后,便第一时间赶到学校。问他为什么,他说学校这个大家庭需要我时,这是我的责任,义不容辞。
于倩云:在校园文化的布置中,叶蓝老师说她要画一幅大大的星空,与孩子们的星空交相辉映。那一天,她从中午开始,整整画了6个多小时,她忘记了与儿子牛牛的约定,居然忘记了接儿子的时间。一直到七点多,才突然想起,当他赶到培训班的时候,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根本不见牛牛的身影。慌乱而自责的她,急忙赶回家里,可是家中也并没有牛牛的身影。那一刻,她的内心无比担心、恐惧。牛牛到底去哪了?就在那一刻,电话铃响起,是牛牛的声音,“妈妈,我在学校的画室,你在哪?”“你为什么自己跑回来,妈妈担心死了?”“妈妈,我猜你一定还在学校忙,所以,就来找你了……”。
周亮:暑假中另一个难忘的记忆要算取快递了,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8、9单快递。我是组里唯一的男同志,我一直认为,这种体力活我做就可以。然而我的90后的同事们都争着和我一起。“我妈妈怕我路上晒黑,又给我发了两百的红包做打车费!”从学校北门往教学楼走的路上,九零后的杜雨泽老师一边大汗淋漓拖着沉沉的快递,一边开心地说。在家里她是父母捧在掌心的宝贝,到学校,她立马转换角色。书吧里,她爬高梯缝针线,拿电钻,对自己严格要求,总能听到她说“感觉这里弄的不太好,我重新弄,再来一次”。于是,大家都叫她“杜小巧”。其实,90后的老师还有很多,春雨、陈韵、瑶琪等等,我想说,女子本弱,为师则刚。
李喆慧:我爱教师这份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更爱我的学校——金中河西。暑期里我参与了英语教室的布置,我明白孩子们喜欢什么,于是亲自动手画呀、贴呀,我的爱人见了我忙碌的样子,说:“我陪你一起”,我的亲戚们看到我们忙碌,说“我们陪你一起。”于是我带着我的小家来到河西的这个大家,共同参与布置,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那一刻我明白了,大家好了,我的小家才会更好,感谢我的学校、也感谢我亲爱的家人。
陈叶蓝:是的,大家好了小家才会更好,短短的一个暑期,我有幸与我亲爱的同事们参与了这场“爱”的行动,我看到的、我经历的,让我深深感受我们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的投入、专注、奉献、与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同事之间相互鼓励的爱,是领导陪伴我们一起、关心我们的爱,其实,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被学生需要的那种爱。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当我们看到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和那双渴望知识的双眼,便感受到了无限的动力和温暖的守望。
夏:有很多人养过绿萝,都觉得方法非常简单,一樽水、一捧土或许就够了,有了一点点的滋润它就会枝繁叶茂,奉献绿色,所以它一直就有“生命之花”的美称。它索取的很少,奉献给我们的美好却很多,有人赋予绿萝的花语是:坚韧、善良和爱,也有人说,是一种幸福的守望,因为即便它未必能开出花来,但是依然坚守美丽和努力旺盛,顺应自然,四季常青,这正是她最美的姿态——盛放与守候。是的,也许它一辈子也开不了花,但这生生不息、笑迎未来的精神正是我们教育生命的写照,是幸福的。我相信,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初心。静待花开,温情守望,让我们金中河西人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