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素玉
时光如水,初踏上讲台的兴奋似乎还没散去,就已经年过不惑,翻着过去的教学日记,回首这条旖旎的风光带,一个个清新的日子又浮上来。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雨
做棵小松树
尽管都说我班纪律很好,但是新生刚入学,不兴奋是不可能的,台下嗡嗡一片时,难免提高音量,君不见,一年级老师近来多数嗓音沙哑,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想着“以静致静”,今天早上和小朋友谈了一会心,效果很明显,明天要巩固,今后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师: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树,会是怎样的小树呢?
生:笔直的、绿绿的……
师:挺拔的小树,长大后会成为参天大树。
(所有的孩子都坐得笔直的,没有一个歪着)
师:小树的树根在哪里呢?
生兴奋地抬起小脚:在这里!
师:小树的树枝呢?
生又伸出双手:在这里呢!
师:没有风的时候,小树总是静静地站着,听鸟儿歌唱,看花儿绽放!会东张西望吗?会挠痒痒吗?
生笑成一团:不会……
师:下面让我们变成小树,安静地坐一会,安静地去排队。等起风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摇着树叶沙沙地响。
低年级的孩子有自己的接受模式,与其扯着嗓子讲道理,不如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愉悦中自发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6年4月10日 星期三 春光明媚
刚刚下课,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把时钟往前拨上半小时。
今天教学内容是《练习一》中的诵读部分,很美的一首散文诗。想着要让孩子们背下来,又怕他们没时间。小家伙们磨蹭起来也是很厉害的,昨天要求的摘抄熟读,今天早上抽查时都是读的,没一个主动背诵的。于是乎……
在赏析文章之后,布置一个挑战性任务。2分钟内背下来待查,一片诧异声后是全情投入的背诵,或大声诵读,或低声默背;或单独背,或合作背,不一而足。
时间到,二十几个孩子站起来接受了抽背,在其余同学赞羡的目光中完成了背诵。事情没有到此结束,因为我准备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钱老师上次接受过采访以后,特别羡慕记者,今天现场来体验一下,采访一下两分钟内完成全文背诵的同学,谈谈你是怎么做到的?”
徐彦祖第一个接受采访,激动得满脸通红:“我心中有股不甘示弱的火焰,迫使我在短时间内完成高效率的背诵”!
符右竹不甘落后:“熟读是背诵的基础,我没有刻意地背,就会了。”
史林凡:“课上得很有趣,所以背得很有兴趣!”。
周天怡:“这篇文章很美,很有兴趣所以背得很快!”
许嘉诚:“时间这么短,逼着我爆发了潜能!”
李易说得真好:“其实这也是自信的表现!而且背完后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这样的背书方式,我觉得很有兴趣,所以一会儿就背完了”袁永晖最大的特色就是拖沓,今天也挑战成功,两分钟内背完了,所以我特别多采访了他几句,“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你能在学习的各个方面保持浓厚的兴趣。”他略作思考,慎重地点头。我相信这是一种承诺。……
没能站起来挑战背书的同学一脸遗憾,我相信这次活动对他们也是触动颇深。
孩子们其实是很有潜力的,很多时候没表现出来,那是因为需要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引导,多一点策略。教学中,按部就班已经够多了,不妨来一点不一样!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一 晴
一 只 小 狗的 自 述
中午放学,听说了一只小灰狗的事情:在学校操场西北角的小树林里;已经死去;样子很惨;死去的原因推测了很多种可能……
我想着利用生活中现成的资源,对孩子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教育。一则进行生命教育,一则为写作提供素材;可以指导孩子写写推理小说。于是准备带咱们六班的孩子们下去亲眼看看,感受一下,回来写一则推理小说。
我刚刚描述到:在学校西北角的小树林里,有一个案发现场,一只小灰狗……
意外发生了!
一群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爆了很多猛料:咱们班很多孩子参与了对小狗的殴打!更有很多孩子围观了整个过程!争执的点仅仅在于,当他们用砖头、用树枝砸时,小狗是已经死去还是奄奄一息。
看着这群孩子。我愣了好久!
最后,我决定还是要带孩子们下去看看,为这只可怜的小狗,更为这些孩子!
可能受了我的影响,孩子们排队下楼时,已经安静下来,所有孩子的脸上已经失去了笑容。来到小树林,原来的现场已经不见小狗踪影。但是循着一股恶臭味,没费多大事就找到了,只是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黑黑的躯体仅仅能依稀辨别出是一只小狗。很多孩子不忍多看,捂着鼻子,一脸悲伤,回了教室。曾经参与对小狗折磨的孩子,或者是围观的孩子,接受一个特殊的使命,让小狗入土为安。也是对自己曾经的恶作剧一个弥补吧!
在学校西北角那片小小的樟树林中,小黑狗静静地躺着,躺在一堆杂草之下。发亮的毛发已经消失,只剩下黑黑的躯体,散发出让人不堪忍受的异味……
读着这样的开头,孩子们纷纷低下了头,分明看见很多孩子眼中有泪光闪过。
只听见一片沙沙的笔声……
人性里,也隐藏着恶意,在合适的时机里带领孩子们明辨是非,也是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