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那么关注后进生

发布时间:2020-01-13

/刘小兵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也会有老师感慨:教一个比教十个还累。这些问题学生我们通常称之为“后进生”。

后进生并不少见,有时也是相对而言。现在有的学校分快慢班,慢班中的后进生比比皆是。即使在快班,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常规表现或考试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其实他们也是后进生。所以,无论是分了快慢班的,还是平行分班的,都有后进生的存在。一个班级最终发展得如何,与后进生的转化效果关系极大,后进生转化得如何,更是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所以,我所带的班,无论是快班还是慢班,每年都能评上优秀和先进,一年一个优秀班集体,与重视后进生的转化有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这是我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

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借着16岁少年的口说出了教育的任务: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关于后进生,我的观点是几个关键词:暂时、底色、重塑、宽容、自医、阿Q

关键词1 暂时

 后进生只是暂时后进,一旦获得进步的力量,完全可以变得很优秀。在教育中不要急躁,更不要贴标签,把他们当好孩子,他们可以进步得更快,有的孩子很快就能甩掉后进生的帽子。

在教育过程中,不急躁并不等于迁就和放纵,要做到爱是出发点,严格是手段,二者相结合,才能做到既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又能把这种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实现自我教育。教师的严格要求不但不会成为良好师生关系的障碍,反而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保证。

关键词2 底色

后进生是班级的底色,一个班级要学会与后进生一起生存。后进生转化的效果是班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对于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教师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向前进之路。当然,班主任不能消极等待后进生出现了反复再来抓,而要科学的估计可能出现的反复,把工作做到前头,以减少反复的次数和减轻反复的程度。总之班主任要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抓反复,反复抓,一抓到底,直到把后进生彻底转化过来。

关键词3 重塑

班主任要引导后进生“重塑自信”:多问问自己: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人?现在应该怎么做?

重塑自信,可以用这段著名的话《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 :我是个人物,我来时是个人物,我毕业的时候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物。我很有力,很强大,我值得在这里受教育。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让人们记住我,我要去很多地方。

有了自信,遇到困难才不会畏惧,有了问题也不会退缩,在“反复抓、抓反复”中重拾老师和学生的自信,重塑自信的教育教学和学习之路。

关键词4 宽容

对后进生的宽容,“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虽有些夸张,却是特别要小心的。后进生通常对教师的管教带有抵触情绪,如果对他们进行过分严厉的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另一方面可以装作不知道装糊涂不加以批评。

关键词5 自医

引导后进生“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 ,让他们自己激励自己、自己奖励自己、自己给自己竖立目标、自己对自己好。进行强大的心理建设,逐渐地不再需要外界“法外施恩”。

关键词6 Q

某些情况下,班主任要能接受“如果好不起来,那就好不起来吧!”的情景。接受了“好不起来”的情形,其实就是着力构筑“不会变得更加糟糕”的防线。在有了阿Q的心态后,后进生说不定也会触底反弹,在摆脱了“跟老师对着干”的胶着防线后,奇迹可能发生。守望后进生,应该是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执着追求。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个学生油盐不进,怎么办?再试试看吧,因为还有其他物质呢!

对后进生,我们倾注了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不是谁都能确保成功,但我们所做的工作会在孩子们身上留下应有的痕迹,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产生应有的作用。

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