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姨
2020年9月,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我走上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国际部高中化学老师。实现梦想的兴奋,面对学生的紧张,手忙脚乱的课堂,熬夜备课的疲惫等等各种情绪向我涌来,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尤其是作为刚入职的萌新老师,没有经验没有资历,就像是一张白纸。所幸在和老教师的经验交流中,让我意识到:正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年轻有干劲是我们最大的优点,我们可以为教育注入全新的活力!正因为我们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的课堂不设限!
豁然开朗的我带着“当元气满满的小李老师,做活力无限的化学教育”的伟大愿望,开始了我乘风破浪的教育之旅!
一.老师有活力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作为教育主导者的老师必须要有活力!
因为刚刚毕业,所以我的身上还有明显的学生气。还记得开学前一天,在去办公室备课的路上,穿着背带裤,扎着两个麻花辫的我偶遇了校长,校长笑着提醒我说“小李啊,着装不合格,不要穿童装。”
当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校长说得对!我已经是个老师了,老师得有老师的样子,要穿得一本正经严肃认真。于是紧急置办了我的上课战袍,衬衫,西装,皮鞋。但坚持了几天之后我就非常不适应,这种故作端庄的着装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偷穿了妈妈高跟鞋的小女孩,非常不适应。
后面我转念一想,其实只要我的衣着是得体的,我没有必要每天西装革履故作端庄,在我成为“端庄老成的老李”之前我可以先当“元气满满的小李”!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一个严肃古板的教师,和一个年轻亲切的老师,自己肯定是更喜欢年轻亲切的老师多一些。在意识到这些之后,我决定做回“元气满满的小李”!
在着装上,我穿回了自己的风格。牛仔裤,运动鞋,高马尾,干净利落。在和学生的相处上,我尽情地展现我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性格活泼,所以当学生给我打招呼的时候我都会热情地回复好呀;课下也会和学生一起聊八卦,聊为什么还不放假;学生来办公室找我讨论问题时,我会分享自己最近发现的小零食给她;很快我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我为“元气满满的小李老师”。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小李的活力教育之旅,第一步成功!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活的教科书,有厚重的四大名著,也可以有我这样轻松愉快的漫画书存在!只要我们可以给学生传授知识,就是一本好书!一个活力满满的老师,势必带来一个活力满满的课堂!
二.课堂有活力!
如何带来一个活力满满的课堂呢?我思考着,也在不断摸索着。年轻就是能折腾,我又开始折腾起来!
折腾一:课件制作,尽善尽美
在我们化学组的资源库里面,其实是有历史遗留课件的,但是年代久远,制作非常粗糙。我作为年轻老师的劲上来了,怎么可以用这么老旧的PPT呢,一点也不符合我炫酷有活力的形象!要想课上的好,硬件可是必须要跟得上!我的课件我做主!
在风格上,我在淘宝上专门花20块重金定制了属于我自己的Q版形象,一个齐刘海扎着马尾穿着实验服的小女孩,作为我PPT的logo。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专属于自己的课件模板。
在内容上,所有的知识点不是偷工减料的截图,而是我归纳整理之后,一个字一个字敲打上去的。并且都有固定的格式,比如重要句子用红色标出,重要名词蓝色斜体加粗,重要考点用星星标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课件里面的重点,可以在复习整理的时候节约时间。
在配图上,我发现一条真理,人都是视觉动物,图片永远比文字好用,而在图片中,视频,动图是不二选择。因此在PPT配图上,我也是高标准严要求。所有配图比如反应机理实验过程等尽量都是高分辨。如果涉及到实验过程,我也会尽量找动图或者视频播放。为此我又一次花重金开了WPS和图库会员,这就是舍不得功夫做不了好课件呀。
图1 课件截图
在课件制作上着实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但转念一想制作PPT的过程也是帮助自己进行知识点巩固和上课思路梳理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乐在其中。
这里有一个非常搞笑的小插曲,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时,有学生告诉我他在新东方的补课老师都在使用我的课件。虽然一方面因为自己的PPT被随便盗用很生气,但另外一方面证明我的PPT真得很不错,已经受到了辅导班巨头新东方的认可了。
折腾二:创意引入,一炮而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引入可以瞬间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跟在你的上课思路后面一步一步走下去,也就是让你这节课一炮而红!所以每节新课,我都是绞尽脑汁想一个好的引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设计“碰撞理论”这一节课时,恰逢春节档电影《唐人街探案》热映,我就以孩子喜欢且熟知的演员刘昊然为例进行引入。具体如下:
老师:(PPT上放了一张刘昊然的动图)大家最近有去看昊然弟弟的电影么,觉得昊然弟弟帅么?想要嫁个昊然弟弟么?
学生:喜欢!想嫁给他!(气氛迅速热烈,瞬间抓住孩子们注意力)
老师:那么问题来了!(PPT上放欧阳娜娜和刘昊然的剧照动图)同样是可爱的女孩子,为什么欧阳娜娜就可以和昊然弟弟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可以一起听音乐一起上下学?(PPT放老年人碰瓷刘昊然的剧照图)而你见到刘昊然就像是碰瓷呢?
学生:(哄堂大笑,并且表示疑惑)
老师:那一定是我们碰撞的方向和角度不对,如何把“无效的碰瓷”变成“有效的碰撞”呢,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碰撞理论说起。
从而开始了这节新课的学习。
图2 碰撞理论的创意引入
折腾三:注意话术,引人入胜
良好的引入很重要,后续讲解也需要跟上,这就需要我们注意话术!要做一个“言值高”的老师。
我希望我的课堂活力满满,那我的言语也应该是有活力的,幽默的。我会时不时地抛出一些梗,或者比起枯燥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我更喜欢别出心裁地给孩子们举例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比如在讲理想气体方式pV=nRT的时候,(p-压强,V-体积,n-气体分子数,R-气体常数,T-温度)我先告诉学生因为R是一个常数,所以其实这个方程主要就是p,V,R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呢,就很像《流星花园》里面的F4。为什么像F4呢,我再一步一步深入下去。一旦涉及到明星偶像的例子,学生们都来劲了,在谈笑风生间就记住了知识点。
图3 用F4比喻理想气体方程pV=nRT
除此之外,我还会总结一些奇怪可爱的小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F(氟)Cl(氯)Br(溴)I(碘)At(砹)”这五个元素的位置及顺序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个时候搞事小李又出现了,我会告诉他们按照谐音进行记忆“F(福)Cl(禄)Br(寿)缺I(点)At(爱)”有了这个顺口溜学生瞬间就记住了,事半功倍。
就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慢慢提升了我的教学质量,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火花,为我的课堂助燃,使得我的课堂越烧越有活力!小李的活力教育之旅!第二步成功!
三.作业有活力!
光课堂有活力还不够,课下的巩固也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做作业一直是历史难题,如何把“死气沉沉的我得写作业了”变成“活力满满的我要写作业啦”。在这方面我充分发挥了年轻老师会来事,能整事的特点,制定了独一无二的作业规则。
规则一:DIY作业区,吸引学生
一开始我只是希望我的作业活泼一点和别人不一样,没想到却误打误撞,独创了一种“互动式定制作业”的先河。
基于国际部跑班教学的背景,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因此我们没有固定的作业册,而是每节课前将作业以A4纸打印出发,发给大家,这也就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
一开始,我只是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在A4纸的抬头加一个卡通人物,然后再以卡通人物口吻说一句俏皮话,督促大家好好写化学作业。第一份作业发下去的时候,我内心有点忐忑,担心这个会不会对高一的孩子显得有点幼稚,但是我发现学生还挺喜欢这个有点特别的作业,甚至会在作业上面和我互动。于是我开始大战身手。
图4 最初的作业抬头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升级版,开始接受学生的定制。选取每次作业正确率最高或者最工整的学生,下次作业的DIY区域可以让他定制。放上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偶像的Q版头像。学生对于可以定制作业这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方面如果想要定制属于自己的作业,那就必须要要认真写作业来提高正确率;另外一方面如果成功定制了作业,又会对带有自己标志的作业格外用心,也会写的格外工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写作业的良性循环,不断驱动学生认真写作业。
图5 作业优秀者可以定制作业抬头,放上自己喜欢的偶像头像
规则二:累计A+抽奖,留住学生
为了防止学生的惰性,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我制定了关于作业的第二条规则:累计拿到10次A+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至于这个奖品是什么,我先卖了一个关子,来吸引学生好奇心。
但对于学生来说,十个A+的积累是漫长的过程,这时候啦啦队队长小李上线,我就会隔三岔五在班上实时播报大家的A+情况。
“咱们班厉害的同学已经有五个A+啦,要继续努力啦!”
“恭喜咱们班小A同学成为第一个10A选手!喜提获奖资格”
“咱们班小C和小D已经累计9个A+啦,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在期中考试前还有2次作业,加油呀”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规则老师不是说着玩玩而已,而且也不断督促中途可能想要偷懒稍微松懈的同学,为了这个神秘的抽奖机会继续加油努力。
两个月后,在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拿到了10个A+之后,我专门拿出了半节课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抽奖仪式,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认真介绍了一下规则“如果获得抽奖资格,必须获得10个A+”。
步骤二:在黑板上列举出了所有获得抽奖资格的学生姓名。
步骤三:揭晓神秘奖品,都是和化学相关的周边小物。比如烧杯造型的水杯,元素周期表魔方,多巴胺钥匙扣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奖品也是非常符合我古灵精怪的小李老师人设啦,比如免写作业券一张,陪聊一小时,请老师喝奶茶券,X券等等。
图6 精心制作的抽奖课件
步骤四:抽奖。这对于小孩来说,就像是抽取盲盒一样,充满了期待和惊喜,每一个小孩都满怀期待。
抽中烧杯的小孩欢呼雀跃,还可以相互交换自己喜欢的奖品;抽中奇怪兑换券的小孩也是开心一笑,和我约定好期中考试之后找我聊天。而没有抽奖资格的小孩在羡慕中也会有所触动。因为日常作业不像考试有难度,是每天用来复习巩固知识点的小任务,所以不论大家的基础如何只要你认真都是可以完成的,所以我希望用这样一个小小的仪式告诉大家,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在抽奖结束后,我再告诉大家,“这次没有获得抽奖机会的同学不要气馁,每次抽奖之后我们的A+都会清零,现在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我们每次的奖品都是不一样的哦,保留神秘,下次抽奖揭晓!”
当我说完这句话后,我可以明显感觉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一下。大家都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之后我也是严格执行这样一个规则,在那之后,又进行了2次抽奖。
第二次抽奖的奖品是给孩子们定制的有自己姓名的签字笔,笔帽上是小孩的名字,笔身是我根据对于每个孩子的了解个性化定制的寄语。
第三次抽奖的奖品,是我充分发挥了化学老师的专业特色,自己纯手工制作的唇膏,当时也是在年级引起了一时轰动。
小小礼物,价格不贵,但重要的是老师的心意,是对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鼓励。我想这个抽奖活动我会一直做下去,这不我已经在准备第四次抽奖的奖品了。
图7 定制姓名的签字笔和小李手工制作唇膏
规则三:积极评价,鼓励学生
作业批改及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容易被很多老师忽略。作为非典型强迫症的我想了一下,不能功亏一篑,一定要给我的作业一个完美的闭环回路!所以我非常重视作业批改,在作业的批改上也是进行积极互动。因为我想要让学生知道你如此认真地写作业,老师也是非常认真地去改作业。
每次批改作业,我都会挑选五位同学,给他们的作业加一些简单的评语,比如如果他作业粗心的话,我就会在旁边写“粗心咯”加一个哭泣的表情;如果哪一道题目写得特别好,我就会写“优秀!”加一个比赞的手势;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词,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认可和鼓励。
图8 在学生的作业上留下简单评语
我希望通过作业上的互动让孩子们知道,老师认识和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特点。”小A容易粗心“”小B的计算不行”当他写作业想偷懒的时候就会有一把尺子提醒他,“老师是认识我的,并且知道我有容易粗心的特点,所以这份作业我可得好好写”。
多花一点心思,多花一点时间,却可以让孩子不再抗拒写作业,甚至爱上化学这门学科,我想这就是有活力的作业吧!小李的活力教育之旅!第三步成功!
四.后记
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成为老师已经有8个月有余,比起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我慢慢开始得心应手。不再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资历尚浅,而是深刻意识到每个阶段的老师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魅力!作为职初教师的我,年轻是我的优势,活力是我的标签!我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年轻有冲劲,为课堂注入只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活力。等我有经验了,或者随着年纪的增长,又可以与时俱进带来另外一种有活力的课堂!只要我不给自己设限,教育就没有极限。
一路跌跌撞撞,不断摸索中,我也在不断成长。
希望我无论年纪,一直当元气满满的小李老师,做活力无限的化学教育!
教育的路上,我会带着这一颗扑通扑通跳动火热的心,乘风破浪,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