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佳佳
今年暑假独自带着两岁半的闺女回老家,打算在老家待上一个月,这也是我第一次独自带娃,而且将近四年没回老家了,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多陪陪父母。每天安静地待在家里,养鸡浇花,择菜烹饪,看云来云往,飞鸟惊过,听虫鸣鸟啼,鸡犬相闻,默默地享受这份属于自然的宁静。偶尔,看到父母与闺女玩笑逗乐,含饴弄孙,胜却人间无数。有时,陪孩子听听儿歌,和孩子信手涂鸦,也觉满足。更多时候,伴随闺女的沉睡,一切归于平静时,开一盏灯,捧一卷书……时光在书页中慢慢泛黄。
在学校推荐的书目里,第一眼就看到《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这本书,我被书名吸引住了,在短短的假期当中,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目,只能挑一本自己第一印象就想读的书。当我翻开本书的内容,感觉自己就像看到希望的光源,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初次阅读让我感慨万分, 同时它给了我很多关于学生德育细节方面的启发。书中汇集了清华附小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智慧和艺术, 体现了教育的智慧、课堂教学中德育细节。以及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老师奉献无私平等的爱,教育是一份枯燥的事情,需要老师用耐心去培育这些希望的“小树苗”,教育是一门艺术课程,需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孩子们心灵中最真挚的情感。教育是是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的虚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他们需要的是老师般的朋友,而不是一个老师般的老师,教会学生知识很容易,但是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容易。想了这么多,其实只需要蹲下身子,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眼神,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一次暖心的问候,那么走近孩子的内心,还会远吗?当学会放下身姿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和孩子已经走近了一步。时刻告诉自己不要让老师的头衔束缚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爱是勇于担当。担当什么?自然是担当传道授业之职,更要担当教书育人之本。然而许多时候,学生的分数还是许多老师追求的目标,即便现在学校的评价体系日趋多元,更加丰富和全面,但无论是家长和老师总是不自觉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尺,于是,成绩优秀的就是优等生,成绩落后的就是差生……
这样的价值观一直深藏于老师、家长心头几十年挥之不去。殊不知,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更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份子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德育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摒弃一味“以成绩来论英雄”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领,自觉担起育人的重担,真真正正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放到首位,这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中的那些老师,正是如此,他们不仅给予孩子智慧,更注重对孩子的引领,不仅呵护了孩子的心灵,而且保护了孩子的天性,给予了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时光。
爱是一视同仁。伸出十指,各有长短,所以,作为人,也避免不了优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那些可爱的、听话的、学习优秀的孩子更招老师喜欢,不自觉的,上课多看了他几眼,表扬多说了几句,不自觉的,老师的情感出现了偏移。长此以往,“一碗水”就再也端不平,学生小小的心灵也有了那么一丝或重或轻的感受,“老师不喜欢我!老师讨厌我!”我想,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不是这样的。优秀的孩子,我爱;不优秀的孩子,我更爱。作为老师,我们绝不能因为一个孩子某个方面的缺陷而给他贴上差生的标签,要知道,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留给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
爱是将错就错。将错就错,是一种智慧,拥有这种教育智慧的老师,才能全面地把控学生,拨乱返正,把学生引领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大体后进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错误屡犯不止。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些孩子犯错通常是想引起老师更多地关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了,所以有的时候,对于孩子们犯的错无需锱铢必较,适当地“忽视”一下,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的“忽视”中自我教育、自我成才,这也是一种爱。
许多时候,我觉得老师像一只辛勤的蜜蜂,欣赏、流连在属于自己的百花园中,每一朵小花都是自己心中最美的眷恋,每一朵小花都洒满了自己无尽的关爱,即使有些小花看起来弱不禁风,摇摇欲坠,甚至浑身长满小刺,随时可能侵犯别人。但是作为老师,没有一朵小花是可以放弃的。强壮有力的,用爱让它们更加美丽茁壮;纤细柔弱的,用爱使它们顽强向上。只有这般,小花们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弥漫异样的芬芳。日子就是在这样的辗转中走远,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注视下成长,即便有一天,老师的青丝变成了白发,但看着这些小花开遍山野,装点着美丽的春天,又有何憾?